达奚允晴·故乡天晴(1/2)
达奚允晴·故乡天晴
达奚允晴再次进入东宫学堂读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不知道昔日的朋友会怎样看待她,怎样看待她的族人,于是进门的那一刻,她就板起脸来,装作满不在意。
但是没有任何人提起不久之前的战争,仿佛从未发生过。
达奚允晴与杭燕对视一眼,一路上所有的担忧,顷刻间消散。
东宫学堂的课程并不容易,尽管达奚允晴的苍柘官话不错,杭燕也有进步,但到底不是母语,偶尔也会有难以理解的地方,为了不丢脸,她们只能加倍努力地学习。
兴许是为了她们不要在外面乱走,也兴许是为了她们学习方便,如今二人被安排在东宫的一个院子里居住,所以假期时会与澹台勉闻一起做功课。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自从达奚允晴离开故土,就一直在焦虑和坚定中拉扯着自己的意志力,然而当她发现所有的担忧都没有降临时,不会松一口气,反而会更加担心自己此次行错了路。
皇帝的善待,只会让她觉得,自己有来无回。
被命运裹挟着向前的滋味儿并不好受,达奚允晴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思绪,让自己潜心学习,不要分心想太多。
杭燕与她同吃同住,身边有伴儿,有自己的同胞,心里也会安稳些。
日子悠长,达奚允晴不能进出东宫,对外界的信息一无所知。
在她们两个人专心苦读的时候,廉升自治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燮等人肃清主席宫,不顺者斩,又把陈年旧账拉出来一件一件查,官员之间有肮脏过往,那便贬官,有关百姓的不公,那就还百姓一个公道。
短短三年时间,秦燮收拢了民心。
与此同时,苍柘对廉升自治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达奚家的人基本都被软禁了,原本很大一部分的自治区土地,也被苍柘划走,自治区的范围再度减小。
又过几年,自治区境内已经很少有反抗苍柘的起义农民了。
一个民族被杀光很可怕,但相较之下,还是被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政治全面入侵更可怕一些——这对有血性的那部分廉升人来说很残忍。
八年时光过去。
整整八年,达奚允晴和杭燕都没能出东宫半步。
她们其实完全有机会出去,东宫的同窗们可以向陛下请命,但她们并不是很想出去。
出去做什么?去看看苍柘京城的繁华吗?还是打探故乡的消息?
明知道无论哪一样,都只能让人徒增烦恼,那便没必要去做了。
十七岁生日那天,是达奚允晴毕业后的第一天。
东宫学堂的课程全都教授完毕,学生们正式毕业了,从此就要各奔东西。
或文,或武;或继续求学,或投入工作。
这都是别人的命运。
只有达奚允晴和杭燕不一样,她们唯一的路,就是和皇帝谈判,然后回到故乡。
生辰日将要过去的时候,达奚允晴辗转反侧睡不着,抱着枕头去找杭燕。
杭燕坐在床上,温声道:“来了?”
“来了。”达奚允晴用家乡话回道。
只有她们两个的场合里,她们都是说廉升话的。
因为她们怕长期不说,就会淡忘关于故乡的一切。
枕头放在床头,又叠了软乎乎的被子,二人靠着被子,谁也不说话。
油灯里的火苗跳动,将她们的影子映在墙上。
良久,达奚允晴看着她们交叠的影子,道:“燕子,我紧张。”
她和澹台晏河约好了明日见面。
杭燕笑了笑,握住她的手,道:“这样会有力量一点吗?”
达奚允晴用力点头。
“姐姐,你是我们的主心骨,你有力量,我们才会更好。”杭燕说。
这些年的相伴,使她们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
两只温暖的手相握,能生出熊熊烈火。
次日,达奚允晴与澹台晏河单独相见。
事实上,此刻的达奚允晴没有任何筹码,她只能试图拿捏皇帝的软肋,以此争取最大的好处。
屋内安静须臾,澹台晏河率先开口:“依照当初说好的,朕允许你回到故乡,有什么要求你现在提。”
达奚允晴微微晃了晃头:“臣听君令,如若提了,却于君无益,又何必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