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风棠·海棠怒放(1/2)
言风棠·海棠怒放
言风棠从未敢告诉任何人,最初的时候,她十分在意自己的身份。
小时候未曾离开过家里时,她与言风裳玩得好,也没有碍眼的人说三道四。
可是从她与言风裳一同进入东宫学堂后,就大不一样了。
许多人说,她一个庶出,又是个娘子,凭什么与太子做同窗?
无论同龄人,还是陌生的长辈,似乎都觉得她不配。
言风棠不明白,她到底哪里不配了?
渐渐地,她知道了,嫡庶有别,男女亦有别,如果换做旁人家,她必然不会得到跟姐姐一样的待遇,只是因为阿娘与阿耶的情况比较特别……但似乎也没有多么特别。
如果阿娘和阿耶真的相爱,那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在一起呢?如果并不相爱,那阿娘为什么不嫁给其他人呢?
她不想当被人看不起的庶出娘子。
其实她也听闻,有些人家里,无论嫡庶,孩子都是一样教导,但这些例子并不能让对她刻薄的人变少。
难听的话,总会用各种刁钻的方式进入她耳中,想不听都不行。
这种困境,几乎要让她溺死。
那次换牙,言风棠被白敬禾取笑,但姐姐当即就抓住了白敬禾,厉声威胁他,算是一个转机。
通过姐姐的态度,她开始反思,是不是她自己太在意了?
除却白敬禾这样的渣滓,大多数人与她交往,都不会看她的门第,也不会看她是谁生的。
如果她自己都不能将出身分割掉,那么也难怪她会在意别人的刻薄话语了。
这之后,言风棠一下子就看开了。
在东宫学堂读了九年书,她早已不是从前敏感到有些许自卑的小娘子了。
二八年华,正是好时候。
言风棠告别谢老师之后,便收拾了行囊,辞别父母,外出游历。
课本教会她自尊自爱,告诉她无论庶出的娘子被多少人看不起,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女性受到了不公的待遇。
在外游历期间,现实验证了她已经学过的知识。
她看见当下仍旧不能读书的女子,看见既要干活又要带孩子的女子,看见生育太多以至于很难再起床的女子……有血的,没血的,全都是热腾腾而后又干涸的红渍。
如果这世间真的公平,那这些枯萎的红,本就不该存在。
两年后,言风棠回到了京城。
游历期间,一直有人保护她,尽管没有遇到危险,但是亲眼看到普通人家的女子的惨状,才最使她触动且害怕。
她想,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哪怕只能帮到其他人一点点,这也足够了。
读书,一定要读书。
这是言风棠最先想到的。
那么多男人千方百计地阻拦女郎读书,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但她不服,她就是要建立一间属于女子的学校。
如果谈起值得效仿的先驱,那还得是曾经的政陈国的建国女帝——子桑领。
子桑领发明了一种新的文字,在最黑暗的时代,带着一群女子,从村庄走到县城,从县城打到州城,一点一点壮大势力,最终建国。
这种能力与魄力,都万分让人敬仰。
言风棠知道,像子桑领那样的成就,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天时地利人和协助,自己此生也不可能让苍柘做出太大改变了。
然力微不改初心,树木成林,可容千万人纳凉,亦有千万人一同种下树苗。
她先去播种,才会有成果。
带着这样的信念,言风裳效仿姜翘的第一庖厨学院,先在京城附近办了一所女校,打算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再将知识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也有可能此生都无法看见期待中的结果,但她还是要这样做。
言风棠的女校只收女子,无论年纪,不问出身,半自助式学习,随时可以离开,也随时可以回来。
她知道,许多娘子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无法长期稳定地出来学习,那么她就要给她们最大的自由。
注解到最详细的课本整齐摆放,精心设置的试卷也有过程清晰的解答,根据课本难易度划分的不同教室里,虽然学生始终不算多,但她们都是一粒一粒饱满的种子。
种子汲取着营养,萌发,长大,稚嫩幼苗能让人看到无限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