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背叛的鸳鸯梦(1/2)
第三十三章背叛的鸳鸯梦
这时,一只乌鸦哀鸣着飞过他们的头顶。安允媛被吓得倒吸了一口气,她最怕听到乌鸦的叫声了,特别是在午夜时分又没有一个人影的地方,作为一个女生,第六感告诉她,使她越来越感到有什么不祥之兆。忽然,梨花纵深处传来了一曲哀怨的笛声: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谁?安允媛闻听到熏声,脸色顿时就变得十分凄然,是谁在这雾蒙蒙的梨花丛中吹奏这首远古时代的哀怨曲子呢?深更半夜,雾蒙蒙的天气本来就让人心情烦恼了,加上这样哀伤曲调,怎能不让人心情陷入伤心难过的境地呢!
这首词原本就是悲凉的,在吹曲人标准的曲调中演奏的是那么形象逼真。曲声如哭泣如诉说,如哀怨如思慕。像是有述说不完的伤心事而只能借用哀怨的曲子倾诉,可见吹曲人会是多么糟糕的心情啊!可是吹曲人在梨花深处的哪个地方呢?他(她)为什么在这特别的夜晚吹奏如此哀伤的悲曲呢?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他(她)?我们回去的路又在哪里?船是没法再坐了,梨花丛中又找不到路,没办法,看来她和项层韦只有寻找吹这首曲子的人了,吹曲的人能来到这里,那么他(她)肯定知道走出梨花丛中的路,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她们就继续走进一片又一片梨花丛中,寻找吹曲子的人。让她不解的是,明明吹笛子的人很近,他们走了半个小时还没看见吹笛人。他们都很累,准备再向前走几十米远,就在梨花丛林中休息一下再赶路。
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发现前方浓密的梨花丛中有一个圆形空隙,她快步上前试探着把头伸进洞口后,她忍不住哭了。原来梨花丛中吹笛子的人是一个年轻女子,只见她身穿白色衣服,脚穿白色鞋子,头戴白色花朵,黑发披肩。她面色苍白,神情哀伤地站在一痤新坟前吹着笛子,新坟前插着二根棍子,棍子上系二条长长的白帆,白帆随风摆动,时起时浮,打在她的头发上。她的披肩长发随风起舞,跟着白帆飘动的方向无规则地来回飘落。
眼前凄凉的一幕,使安允媛忍不住哽咽着朗诵起宋进士苏轼的诗文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