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1/2)
睚眦必报
蒋国华电脑桌面上摆着两份文件,一份是保送名单,清杭第一名,段安北;一份是PDF,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照片,陈念南对此很眼熟,他在大风的手机上看过,也在刘安的手机上看过。
两人脸上都没什么惊讶的神色,甚至都不用蒋国华开口,陈念南率先点点头:“是,我们是一对儿。”
蒋国华嗤笑一声,以为他们拿保送当免死金牌了:“校规都知道吧?多的话我不说了,要么分手,要么走一个。”
“但我话说在前头,我对同性恋没意见,一点都没有,但规矩就是规矩,成绩再好,校规在这儿,破不了。”
段安北点点头:“我走。”
话音刚落地,外面就闪过个人影,陈念南余光瞥见,正经眼神都懒得给一个。
段安北拿出背后的转校单:“一中那边已经在走流程了,我的转校申请也已经递交,预计明天正式的文件就会下来。”
蒋国华眉头彻底皱了起来。
渭华大学的保送名额,一般来说一中二中各两个,整个清杭就这么四个名额,可这不是文件上说的,是约定俗成的,文件上白纸黑字说的是“清杭市共四人”,包括排名都是全市的排名。
只是往年两所学校分庭抗礼平分秋色,一般都是二二开。
今年也不例外,第五名还是二中的人,所以按学校的设想,如果段安北走了,那么顶替上的依旧是自家人,这个平衡不会被打破。
但段安北要去了一中,就成了三一开,这事儿就不一样了。
但段安北没给蒋国华这个为难的机会:“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
蒋国华拧着眉看他:“什么事?”
“这是我们搜集到的刘安联合外校人员校园暴力我校陈念南的证据,根据这位校外人员的记录显示,刘安免费为校外人员提供这组照片,之后校外人员借此威胁我校学生,报复其报警、为警方提供勒索人员作案证据的事,致使陈念南无法参加竞赛。”
记录是陈念南从大风那儿拿来的,大风原本要陈念南替他摆平最近酒吧里的一场架,段安北拦着不让,最后陈念南是花了五百块从大风那儿买来的。
蒋国华烦得很,见到这个更不想管:“他又不是我的学生——”
段安北点点头:“只是给您看一眼,念南不是蓄意缺考,也不是狂傲自大,他是无可奈何——念南无可奈何的事已经太多,还请您以后不要拿这件事扎他的心,他比谁都遗憾无法考试这件事。”
陈念南站在旁边听着看着,觉得很奇妙。
他揍了很多人,也罩过很多人,为钱为情,陈念南始终都是那个“大哥”,是那个“保护者”,第一次处于被保护者的地位,很不习惯,但很舒服。
好像原本直立挺拔的脊背后突然就出现了一堵墙,能让人放松下来靠着,很安心。
段安北从蒋国华手上拿走了纸,朝他鞠了一躬:“谢谢老师这三年来的教导。”
多的话、多的寒暄,都没有。
蒋国华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是绝对专业的,课堂的把握、作业的批改,无一不尽心尽力,这句“谢谢”段安北该说;
但作为班主任,他太不负责,也太懒惰,段安北多的话一句都不愿意说。
拿走证据,段安北拉着陈念南往外走,出去的时候碰见小郑,小郑堵着门,沉默很久:“我当时不该让你们掺和进那件事里。”
这事儿已经没有谁对谁错了,两人都没说什么,径直朝着校长办公室去。
证据是死的,为了防止“聊天记录”拼贴这种说辞,陈念南甚至从大风那儿买了视频。
那是大风撕碎准考证的影像,大风他们原本打算等着猴子出来,也算是个交代,误打误撞能被他们用上。
校长摆摆手,这种保送未果的学生的公道哪有眼前这个要走的保送生重要:“你们可以假装分手,我们校方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段安北笑了:“那对别人多不公平,蒋老师说得好,规矩就是规矩,规矩是不能破的,我还是很爱二中的,哪能为了一己私欲就毁了学校的威信力?”
校长被噎了一下。
分手是绝对不会分手的,段安北垂眼看着两人虚虚碰着的手臂,光是这两个字他都说不出口。
他又挥了挥手上的文件:“那刘安的事——”
段安北的态度足够坚决,丝毫没有挽回的余地,校长原本客气的用词也变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们年纪还小不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是最聪明的做法,真要较真谁耗的起?都是同学,互相之间要体谅。”
陈念南面无表情地把手机往桌上扔去,他说话远没有段安北这么客气:“一直没开口,忘了说,我们在录音,如果您执意以放纵与道德绑架的方式处理校园暴力,那么我们无话可说,记者已经在楼下,我想施暴者应该在教室上课?”
手机闪着光,跃动的计时器倒映在每个人眼底,校长猛地一拍桌子:“你威胁谁?你别忘了你学籍还在这里!”
“‘威胁’这个词儿太重了。”段安北说,“我们只是为了学校考虑,如果学校内部能解决这件事,能给受害者足够的安抚,那就不必上升到社会层面,这未尝不是一种大事化小,您说呢?”
校长没说话,这种黑白脸双唱的做法让人没法儿接话,太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