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不要过来(2/2)
周围人的目光让莫灿有些坐如针扎。
嘈杂的人声混杂着音乐的节奏声音,让莫灿感觉自己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
混乱下,莫灿放大了感官。
才跳完舞的沈清婵没有体力不佳地喘气,但是明显感觉到了呼吸比刚才快了不少。
莫灿灵敏的皮肤表层细胞,甚至能够感受到她呼吸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轻轻地扑在了自己的脸上。
沈清婵身上因为汗水挥发,而变得更容易闻到的香水也钻进了她的鼻息。
莫灿也不知道是因为周围的目光而屈服,还是因为眼前的沈清婵。
她轻轻地点头,带着些许的艰难蹦出两个字:“好看。”
在这一刻,沈清婵感觉初春夜晚吹来的有些凉凉的风也温暖了起来。
她所有沉浸的问题都有了一个来自莫灿小小的回应。
虽然很小很轻。
像一只嘤嘤的小鸟。
但是却让沈清婵整个人顿时都鲜活和生动了起来。
一切。
都仿佛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沈清婵转身奔入舞蹈团中,正好音乐的卡点到了那个扭胯摸脖子的撩人动作。
正好舞台上的那个紫色灯光转到了沈清婵的身上。
神秘、诱惑。
灯光打在沈清婵身上的那瞬间,对在场无数的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的杀伤力是无敌的。
莫灿就听见全场轰然。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莫灿看到自己斜前方,那个在解剖尸体的时候淡定得不得了的师姐王楚安正在如同大猩猩一般捶胸顿足喊道:“沈清婵!我爱你!!!”
莫灿觉得自己是进入了鸡圈一样。
周围平日里矜持的女孩子声音叫得比公鸡都还要响亮。
莫灿此刻想逃的想法达到了巅峰,扭头看,除了“人从众”的目光之外...
发现...
袁玉人呢?
...
比起热闹的足球场中心位置,操场的跑道上人相对少了很多。
这世界的一切喧嚣好像都与袁玉和王靖涵没有关系。
王靖涵十分富有诗意地问道:“同学你好,我叫王靖涵。”
“靖是靖节先生的靖。”
“涵是刘禹锡诗中那一句: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中的涵。”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之一。”
“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袁玉听完王靖涵的自我介绍之后,眼神羞涩中带着些许的亮晶晶。
“王同学,你好有文化呀。”
“名字也好好听。”
沈清婵要是听见了袁玉的话一定会一个白眼翻过去的。
当年王靖涵这样对着她自我介绍的时候,沈清婵看她的眼神像是在大傻子一样。
袁玉把自己额前的碎发夹在了耳后,微红了脸。
“我叫袁玉,袁绍的袁,玉石的玉。”
王靖涵夸赞道:“很独特的名字。”
然后就开始头头是道地分析了起来。
“袁玉袁玉,袁字通圆。”
“圆玉圆玉,古之圆玉,有璧、瑗、环、玦四种...”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你的名字,很有寓意。”
最后还加了一句:“你这个人,我也很喜欢。”
袁玉愣了。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靖涵刚才说什么?
喜欢…
袁玉一下子感觉自己置身在梦境之中。
但是一想到就在前几天王靖涵还刚跟沈清婵表白过,一下子就清醒了不少。
虽然袁玉也是学艺术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喜欢那种花心的人。
就算对方是王靖涵,袁玉也有自己的原则。
如果王靖涵只是想撩拨自己的话,作为爱慕对方音乐才华的粉丝,袁玉也是会坚持自己的底线和道德标准。
王靖涵看着袁玉转变的眼神知道她的忧虑,有些惆怅地看着她,眼神忧郁。
王靖涵:“我对你的灵魂一见钟情。”
就算是有着偶像光环,但是袁玉还是:“?”
袁玉也不知道现在自己到底是站在粉丝的角度,还是站在一个作为王靖涵说对自己的灵魂一见钟情的人的角度问出这个问题的。
——“你不是喜欢沈清婵的吗?”
王靖涵:“以前的生命中,我的缪斯是她。”
“但是这种没有回应的感情是注定不能让我在创作这一条孤独的道路上有人陪伴,为我平淡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袁玉疑惑且感到被微微地冒犯:“那你的意思是你喜欢她,也喜欢我?只是因为不能和她在一起,所以你才找我?你平时除了严肃文学之外还喜欢看替身文学?”
王靖涵连忙摇头:“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误会!先听我说完。”
王靖涵接着往下说:“人们总是说艺术这一条道路注定是孤独的。”
“可是我无法承受时间带给我的空虚和孤寂,我需要有人陪伴在我的身边,让我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我和她能够在这个世界中相互依偎,互相取暖,共同老去以及死亡…”
“或许现在…你懂我的意思吗?”
听完这一番解释,袁玉微微抿嘴。
王靖涵的话,虽然有些像渣女pua的套数,但是…
袁玉莫名相信了。
同时她也不自觉地摸了摸后脑勺。
总感觉有东西要长出来了…
王靖涵拉起了袁玉的手:“我的生活常常是戏剧性的,但决不是悲剧的。”
“袁玉,我想让你试着陪在我身边。”
“从第一眼开始,我就觉得你的灵魂在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着迷。”
要是沈清婵在这里一定会立刻脚趾扣地,然后大喊一声:你没事儿吧?
毕竟哪有人一上来就按着人家名字分析的…是在说文解字吗?
还扯到了灵魂…
沈清婵作为一个超坚定的现实唯物主义者,主打的就是一个唯物。
是绝对不会相信灵魂这些鬼话的…
但是眼前的袁玉看着王靖涵,眼神慢慢变得坚定:“我愿意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