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娘子且慢 > 回京

回京(1/2)

目录

回京

这件耸人听闻的事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王宋两家本来结的是两姓之好,可如今却是永远地结了仇。

宣帝在宫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气急攻心,呕了一口血,吓得太子和内侍夜不能寐,苦守了一夜。

宣帝又是气愤又是自责,气宋筝任性跋扈辱没了皇室的声名,气安王教女无方,惹了这场风波,也怨自己处置不当,害得王太傅痛失爱孙,太傅府和安王府如今都不得安宁。

京都的消息传到邺城的时候宋淮舟正与外祖父在营帐中商议对敌之策。这场战争从初春一直拖延到了深秋,北凉人数次强攻不成,只能打起了持久战。

但他们都知道,很快就要到草原的枯水期了,到时候水草不足,北凉人要么一举攻下邺城获得补给,要么就只能退兵休养生息,等来年再战。

宋淮舟身负皇恩,不击败北凉军队是不可能回京都的。江流的信很快就送了过来,宋淮舟一目十行,匆匆看完了信后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淮舟,出了什么事了?”容老将军正在布置舆防图,见宋淮舟面色凝重,疑惑地看向了他。

“外祖父,京都中局势有变。一则夏日大旱,灾民四逃,有不少人都涌入了京都。二则宋筝嫁给王太傅的长孙后闹出了丑闻,宋筝被活活掐死,王梦溪也自尽身亡,王宋两家如今已经决裂。三则,陛下龙体日渐衰败,怕是来日无多。太子监国初期还算虚心受教尊敬朝臣,如今却日益专断独行起来。”

容老将军听了宋淮舟的话,面色也沉重起来,一双苍老的眼睛里满是疲惫,他长叹一口气,幽幽说道:“朝堂上的事自有文官去操心,你我是武将,只管保家卫国守住疆土就是,其余的不该我们管。”

看着外孙年轻的面庞上一闪而过的不赞同,容老将军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清明,他拍了拍宋淮舟的肩膀说道:“有的事牵扯太多就会深陷泥潭、万劫不复。太子再如何也是陛下亲封的太子,只要陛下没有意见,朝臣再如何不满也只能臣服于皇权。”

他是经历过成康之乱的老臣,当年先帝便是在沈湛的扶持下击败了几个哥哥登上了皇位。夺位之战中,光有文臣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武将的拥护才是制胜的关键。

听着外祖父的语重心长的告诫,宋淮舟心中一凛。这些事他心中自然是知道的,牵涉皇位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有一步行差踏错,否则就是粉身碎骨死无全尸。

可外祖父不知道,他早已是那局中人,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大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安王府里乌云密布,王妃自痛失爱女后便一病不起,已有行将就木之势。

安王也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最宠爱的儿子和女儿相继去世,王妃又一病不起,简直要万念俱灰。

宣帝日益病重,沉睡的时间比醒来的时间长许多,冬日里咳疾发作,一连半个月日日咳血,眼看就要时日无多。

宫里和朝堂中如今都是太子的人,太子大权在握,渐渐开始随心所欲起来,有违背他心意的,他就动辄训斥贬谪,有善于逢迎巴结的,他就大肆封赏,毫无明君风范。

穆时安在安置流民一事上立了功,被擢升为观文殿大学士,进入了内阁之中。太子行事乖戾,穆时安身为他的臣子又是他的表弟,几次当面劝谏,却都被太子敷衍了过去。

战事一直持续到了腊月,北凉人粮草不足,作战渐渐吃力。在宋淮舟的鼓动和部署下,二王子段业景在北凉王宫中发动政变,趁着大王子在外征战,逼迫年老的父王退位,成功登上了王位。

战事不利本就苦闷,后院还失了火,大王子渐渐乱了心智,连带着军中将士也无心恋战,只想早日撤离。

宋淮舟又设计烧了他们的两处粮草,逼的北凉军队仓促应战,在一次交战中北凉军中了埋伏,死伤惨重,只能向北撤退。宋淮舟与容老将军兵分两路,于撤退途中剿灭敌军三万余人,不但夺回了被占领的三座城池,还缴获了不少北凉的马匹与兵器。

战事结束后,宋淮舟奉召班师回朝。经此一战,他在军中威信深重。回到京都,还未来得及回王府就被宣帝急召入宫。

这两日宣帝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竟然隐隐有回光返照之相。他望着跪在榻前威风凛凛的少年,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道:“淮舟,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没让朕失望,也没让大齐的军士失望。往后,你要像忠心于朕一样忠心太子,好好辅佐他,一定要守住咱们宋家的江山。”

“微臣一定会好好辅佐君王,便是拼了这条命,也绝不会让北凉人踏入大齐一步。”望着宣帝殷切期待的目光,宋淮舟心头一热,目光恳切地许下承诺。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宣帝满意地松开了他的手,让内侍取来了圣旨。“淮舟,从今日起你就是正一品的辅国将军,今后你与时安要一同辅佐太子,有你二人文治武功,我也能放心地去见宋家先祖了。”

“陛下……”看着宣帝殷切的嘱托,宋淮舟心头一震,涌起一阵暖流。他能有今天的一切,离不开宣帝的赏识。宣帝一生仁爱亲民,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可这位君王终究还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在宋淮舟痛惜的目光中,宣帝嘴角挂上了一抹慈爱的微笑,让内侍送走了宋淮舟。宋淮舟拿着圣旨走出宣帝寝宫时,迎面碰见了太子宋烨。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宋淮舟后退一步低头拱手见礼,太子虚扶了一把,微笑着说道:“淮舟不必多礼,听说父皇已经下旨封你为正一品的辅国将军了,真是可喜可贺。”

“多谢太子。”太子的话一如往日温和,宋淮舟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莫名的意味。

“淮舟的确居功甚伟,只是父皇对你如此偏爱,单单封赏了你一人,只怕军中战士心中不平啊!”太子神色莫辨地笑了笑,看着人畜无害,眼神里却有些阴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