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1/2)
流言蜚语
沈清欢做好了心理建设后,总算是定下心来,日日坐在窗前绣嫁妆。按照时下的规矩,新妇过门是需要做些绣活送给夫家的人的。
国公府人不多,长辈里只有穆时安的祖母江老太太、宁国公夫妇和二房的穆光真、沈琼夫妇,穆时与穆雅菲兄妹俩。国公府还有两个庶出的姑娘,年岁都还小,平日里也很少走动。
但国公府那样的人家,对绣活是很讲究的。沈清欢的女红只能算中上水平,而且平日里她也最不耐烦做绣活的。但为了讨好未来的婆家,她不得不耐着性子一针一线地忙活着。
秋兰见她做的辛苦,忍不住想要帮她分担一些,却被沈清欢拒绝了。“毕竟是要送给长辈的,若是叫人看出不是我的手艺,只怕要落人口实,说我心不诚。”
“奴婢明白姑娘的意思,但是姑娘也要爱护眼睛,歇会儿再做吧。方才秋叶去厨房拿点心了,姑娘一会儿用些点心吧。”沈清欢虽然没有抱怨过,但秋兰看得出她这些日子里的郁郁寡欢。
“姑娘,世子对你情真意切,便是有再多通房,他也不会对你不好的,你何必这样闷闷不乐呢?”秋兰憋了好些日子,终于忍不住开口劝说了。
“你也觉得我是在无理取闹吗?”沈清欢蓦地搁下手中的绣活,落寞地看着秋兰。秋兰不知所措地站着,沈清欢也不为难她,只无力地笑了笑。
“秋兰,也许是我太贪心了,既想要一个卓尔不群的夫婿,又不想与人分享他。我与他之间,原本就是我高攀了。人不能什么都想要,我都明白的,以后,我便好好地做一个贤惠的夫人,别的,我不该奢求,也奢求不得。”沈清欢悲凉地说着,与其说是说给秋兰听,倒不如说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她总该认命的。穆时安那样的人不是她能掌控的,汤氏也不会允许自己独占他的,她早就看清了。那些小女儿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就该抛诸脑后的。
穆时安是她此刻能够到的最好的人了,他是真的喜欢她的,只要她乖顺些,他们是能好好过日子的。即便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残留一丝幻想,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老夫人和永定侯府上下对她好,不也是看在她和穆时安定亲的份上吗?若是与她定亲的人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也许侯府上下都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别的不说,就连她的父亲这些时日对她也温和体贴了不少,时常送些新奇的小玩意来给她解闷。她何尝不知道,父亲为能成为穆时安的岳父而自鸣得意。
有了穆时安妻弟的身份,沈恪在书院也多了很多照拂,旁人自然不敢欺负他了。
这桩婚事里,她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多到她但凡有一丝抱怨都会变成不知好歹。
“姑娘,你能想明白自然是好的,世家大族的主母本就难做。这些日子你在家养伤,国公夫人却一次都没来看过你,奴婢猜测,她也许是知道了你曾被盗匪劫走的事了。他们这些钟鸣鼎食的家族,最在意女子的名声,所以这些日子她对你这么冷淡,又擡了兰倾做通房,往后,只怕还有别的人分你的宠,你还是要早做打算才好。”秋兰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时地打量着沈清欢的神色。
沈清欢怔怔地看着秋兰,这一番话说到了她的心底。她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她一想到还没过门就有这么多的烦心事,心中实在抵触。
不等她开口说什么,秋叶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姑娘……不好了……”秋叶面无血色地跑到沈清欢跟前,一双眼睛中满是恐惧。
沈清欢心中一沉,她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但面上依旧镇定。“发生什么事了?”
“外面有人说……说姑娘从庄子回来的时候曾被盗匪掳走过,还在外头过了一夜……”秋叶惊恐地将听来的消息告诉沈清欢,见沈清欢脸上的血色一分分褪去,她心急如焚。
沈清欢面无血色,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才艰难地擡起头。“你在哪里听到的?”
秋叶急出了眼泪,忧心如焚地说道:“我去厨房拿点心的时候听到厨房的几个仆妇说的,听说府里已经传遍了,姑娘,这件事是真的吗?你快想想办法啊,不能让她们污蔑了你的声誉啊!”
她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急忙赶回来告诉了沈清欢。空xue来风,未必无因。她心下担忧,就怕这件事是真的。想到这里,她转过头望向秋兰,焦急地问道:“秋兰,当时是你陪着姑娘去的,你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秋兰却也惨白着脸,一声不吭地看着秋叶。秋叶被这个事实惊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姑娘……这该怎么办啊……”回过神来,秋叶哭哭啼啼地拉着沈清欢的手。“这件事若是真的传了出去,你的婚事该怎么办……”
秋叶一心为着沈清欢,眼下出了这样的事,她最担心的就是沈清欢的亲事。她家姑娘好不容易才定下这样的婚事,若是为了这样的流言毁了亲事,今后该怎么办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