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生事(2/2)
“是,儿媳明白。”王氏柔顺地颔首,眼眸流转,笑着对老夫人说道:“儿媳记着国公夫人喜欢花草,尤其是品相好的兰花。前两日老爷那刚好得了几盆,送与国公夫人倒也雅致。”
“虽说只是个生辰宴,但毕竟是国公府,黄白之物虽俗,礼却不可废。”曾氏转动着指尖的扳指,静静地望着王氏,若有所思地说。
“这是自然。”见老夫人出言指点,王氏随即笑道:“儿媳会按照往常的惯例准备好,母亲不必担心。”
“你是个妥帖的,只是宁国公府到底与旁的人家不一样,便是为了琼儿,咱们也得事事周全。”说到此处曾老夫人幽幽地叹了口气,她的琼儿虽说嫁入了宁国公府,外头看着繁花似锦,可她嫁的是次子,如今是二房夫人,将来既不能袭爵,也掌管不了府中的中馈。等老国公去了,两房分家后,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
“儿媳明白。”见老夫人面露惆怅之色,王氏似有所感,乖巧地应了下来。
“柳氏,你们才刚回来,与亲眷也许久没有走动了,这次去宁国公府,几个孩子你得多留神些。”曾老夫人神情凛凛地望着坐在王氏旁边的柳氏告诫道。
柳氏何尝听不出她的言下之意,只能强忍着心中不耐,神色却愈加恭顺地回道:“母亲放心,儿媳定会看好他们。”
“嗯。”见柳氏如此恭谨,老夫人心中满意,遂语气温和地和她说道:“几个孩子在金陵可曾进学?”沈家自老侯爷沈阕这一代起就很注重诗书礼乐,励志于诗书传家。
“回母亲的话,恪哥儿两年前就入了学堂,跟着金陵的顾夫子学习。愉哥儿也开了蒙,很快就能入学堂了。便是清欢和清雅也是请了女夫子教导着琴棋书画的,儿媳知道母亲对家中孩子的学识涵养很是看重,不敢耽误了孩子们。”柳氏虽低下头,神色却有几分骄傲自得地说道。
果然,曾老夫人闻言对她夸赞道:“你做的很好。”说罢还瞄了一眼在坐的几个姑娘,目光落在沈清宁身上时,眼神中满是骄傲。“外头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咱们世家大族不兴这套。”
“没有哪个世家大族会娶个不通人情没有学问的媳妇回去的,便是妾室也只会寻那些有才情的女子。”说到这里,曾老夫人咳了一声,继续道:“咱们府里的姑娘更是要好好学着,便是做不了什么大学问,将来出了门也不可被人轻看了去。”
“母亲,说起来咱们府里的女夫子年前就向我请辞了,说是家中母亲得了恶疾,要回去服侍。不如咱们将许夫子请来吧。”想起此事,王氏心中颇为心动,便忍不住开口问询。
“这许夫子我也有所耳闻,只怕她那性子,倒不太好请啊!”曾老夫人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许氏自视甚高,清高孤傲,一般的人家也不愿意去,想请她来任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位许夫子是什么人?”柳氏久不在京都,不曾听过她的大名,见曾老夫人都说不好请,心中更加好奇。
“弟妹有所不知,这许夫子原先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只是为人太过孤傲,上门说亲的她都没看上,后来年纪大了,便歇了嫁人的心思。又因学识出众,被御史汪大人请去教了他家姑娘几年,后来那汪大姑娘入宫做了贵人,这许夫子的名声就传了出来。”见柳氏好奇,王氏便笑着为她解惑。
“既然这般传奇,定是许多人家争相聘请吧?”难怪都说不好请,定是聘请的人太多了。柳氏如是猜测。
“的确是有很多人想要请她,不过许夫子只去那些清贵人家任教,而且只教两年。从她任教以来,总共也就教过四户人家。”见柳氏和几个姑娘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王氏喝了口茶娓娓道来。
“先头就是这汪御史,后来入宫教了五公主,再后来就是大理寺裴大人家和礼部姚尚书家。说起来除去五公主,余下的这几家都是在朝中名声极好的。”
“若依母亲所言,这许夫子定然学识渊博,便是孤傲几分,也是人之常情。”沈清宁颇为遗憾地说道:“只可惜不能请她来,否则我和妹妹们也能一睹风采。”
“宁姐儿莫急。”王氏微微一笑,回头望着曾老夫人说道:“原先我也是不敢想的,只是姚夫人与我自幼交好,刚好她家茹姐儿刚定了亲,眼下许夫子刚结束任教,还空着呢。我这位好姐姐便想将她介绍给我,前几日刚约好了,只等许夫子休息半月,便来咱们侯府看看几位姑娘的资质。若是她看中意了,便答应留下来任教。”
王氏话音一落,几位姑娘立马欢欣鼓舞起来。“若是许夫子来了,咱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沈清宁眸光清亮,粲然一笑。“若真有此缘分,你们几个可得沉下心来好好学着,便是学了几分,将来也许能得些造化。”见王氏志得意满,曾老夫人心中也有了数,既然许夫子答应过来想看姑娘们,那十有八九是会留下来任教的。
“是。”几个姑娘齐声应道。又闲聊了许久后,众人起身告辞,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去。回程路上,沈清宁特意拉着沈清欢说了会儿话。“这套衣裙妹妹穿着果然好看。”
沈清欢淡雅一笑,诚恳地向沈清宁道谢:“我很喜欢,多谢大姐姐为我费心。”见沈清欢道谢,沈清宁浅笑着拉着她的手:“你我姐妹间何须这般客气?我一见你就喜欢,今后妹妹得空了可要多来撷芳院陪姐姐说说话才是。”
见沈清宁言辞恳切,眼神中也是真的欢喜,沈清欢也粲然一笑道:“蒙姐姐不弃,妹妹定会去叨扰姐姐。”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用了午膳后沈清欢坐在窗前翻阅着从金陵带回来的一本游记,这是顾夫子临别前送给他们姐弟的。顾夫子游历山川,涉猎广泛,藏书颇多。这些年得他眷顾,她与弟弟收获颇丰。
秋叶掀开门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秋兰见了疑惑问道:“出什么事了,走得这样急?”秋叶径直来到沈清欢跟前,脸色通红神色焦急地说道:“姑娘,不好了。三房出事了。”
“别急,你先喝口水再说。”见秋叶额前沁出了汗珠,沈清欢拿起水壶倒了杯水摆到秋叶跟前。秋叶咕隆喝下,模糊地呢喃了一声谢,放下茶杯说道:“方才我在夫人院子外听见的,说是三老爷当值的时候与人起了争执,好像还惊动了府尹,现在关进顺天府了。老夫人派人叫了大老爷二老爷回来,现在正议事呢。”
闻言,沈清欢一惊,搁下了手中的书。这位三叔的做派她有所耳闻,从前便是个不着边际的,此番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与人争执,竟还闹到了顺天府,必然是打伤了什么人,不然顺天府也不至于不给永定侯府这点面子。
“可知道三叔是和什么人起争执的?”沈清欢思索片刻,才擡头问道。秋叶却只摇了摇头:“奴婢不知。”“叮嘱知红知绿,没事不要乱跑。眼下府中生乱,若是冲撞了主子,我纵有心,怕是也保不住他们。”
“是,奴婢明白。”秋叶虽然性子活泼,却不是什么莽撞的,知道这个时候府里乱作一团,更是要谨言慎行。“秋兰你伺候好姑娘,我这就去跟知红知绿说一声,让她们老实待着。”说罢,秋叶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
沈清欢擡头望向窗外,先前还是晴空高照,眼下已是布满了乌云。侯府风云变幻,她一介女子,只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