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变故(1/2)
第96章 变故
养兰殿内接连不断的咳嗽声, 听的外头的宫人心惊胆战,一盆盆的血水端出来,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天子大限将至了。
这些时日,宫中血雨腥风,单是受刑而死的无辜宫人便多达数千名,妃嫔中亦有不甘屈辱的,以一尺白绫自戕,却只落得个扔进乱葬岗的结局。
太子失踪, 朝中大都以为是长安王将其杀害,太子一党被尽数剿灭,举步维艰。长安王想要登基只是时间问题,而他偏要名正言顺,竟以侍疾为由, 入住养兰殿偏殿,对外言说尽君臣兄弟之情。
“咳咳咳……咳,滚出去!”
长安王抚着手中的圣旨, 并不因榻上之人的怒意而恼。
“皇兄,遗诏既已拟好,你且安心去吧。”
“贼子野心!竟……竟敢假……假!”只是这一句话还没说全,便在长安王期待的目光中咽了气。
待探清鼻息后,长安王便下令传唤官员入宫。
“皇上……皇上驾崩了!”守在养兰殿外的太监在无数太医拥进去后, 哆嗦着跪了下来。
长安王铲除异己后, 朝中几乎都是他的党羽,如今入宫, 他们心知肚明,不过是过场子。
不到午时, 官员会聚,皆身穿缟素,神色肃然。
“国之大丧,天下同悲,臣等更是悲痛欲绝,但国不可一日无主,还请长安王殿下将圣上遗诏昭告天下啊!”
长安王立身于所有人之前,“本王身为臣子,亦是圣上身边最亲近之人,陛下三日前将遗诏交于本王手中,本王未曾窥探,今,授意将它公之。”
将其交由太监总管宣读,长安王退至一旁。
他明知其中的内容,却还是故作惊讶。
等群臣响应,长安王方才接过遗诏,得意之色掩于面下。如今他将登大典,却瞎了一只眼,他恨不得将曲宁抽筋扒皮,五马分尸!
且等着吧。
与此同时,京城戒严,全国百姓着素衣,食清斋,哀悼百日。
按遗诏,群臣上奏请新主登基。长安王却以守孝为由,举哀祭拜三日。
“不过是想平谋反之论罢了!荒唐!悠悠众口,岂是他做些表面功夫能堵住的?”曲唤拍桌而起,一气之下胸膛起伏的厉害,曲宁怕他的伤口裂开,连忙去拦。
“爹,先冷静。”曲宁劝道:“明日曲家军便能抵达京城,纵使他做了无数准备,派了无数守卫,也登不上那个位置。”
“他既然敢造假,欺骗天下,必定会自食恶果。”胡璟年半眯
着眼,回京的路上,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他一一看在眼中。他与曲宁赶往枫阳时歇脚的茶肆,竟也荒凉不已,生了蛛网。
“不急。还有一人此时比我们更急。”曲宁笃定道。
一夜无月。
长公主府挂满白绫,长公主端坐于佛堂,嘴里念念有词。
而她身后跪着三人,其中一人便是落阳镇守军头领何堂易。
“殿下,您还是去歇下吧。”三人中有人劝道。何堂易并未跟声。
“明日本宫便要受诏入宫,你们皆是我的心腹,可同本宫说说,我这即将登位的兄长是要做些什么?”长公主悠悠开口,底下三人面面相觑。
长安王府与公主府向来来往密切,明面上长公主也是长安王的助力,却只有他们三人知道,长公主的野心。
“你们这么多年为本宫做事,退守各地乡野之处,的确受尽了委屈。明日,是时候了。你们有何见地?”
她苦苦经营多年,便是为了明日。
她那装腔作势的五哥想要天下之名,她却不稀罕。
何堂易眸色渐深,“殿下,只要入宫缉住长安王,放出他谋害先帝,意图造反的证据,属下相信其党派不会不知好歹,会看清风向,归顺殿下。”
“我这五哥心高气傲,本宫的人在他身边十年,他却察觉不出。如此蠢笨,却妄图霸业,实在好笑。”长公主似乎对何堂易的话很受用,当即吩咐他下去准备明日入宫一事。
当夜,还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长安王在城中的府邸失火,大火难以扑灭,烧至黎明,长安王府被烧成了废墟般。
此厢事起,便有人猜测是长安王忤逆天道,降下的是天火,因而扑灭不了。但奈何第二日城中防守便加重,搜寻捉拿纵火之徒,稍有不慎失言便被官兵拉走,再也没了说话的机会。这些言论便很快消失殆尽了。
郊外的林子里,有三名身穿夜行衣的青年并排仰躺,哈哈大笑。
此三人便是昨夜纵火烧长安王府宅府的罪魁祸首。
“哥三个的纨绔之名,如今才算落了实处。”
“只可恨那厮不在,不然真想一把火烧死他!”
周平生与林子涵说完,齐齐看向躺在中间的沈书行。
“倘若被抓了,我就认罪,你们两个好好活着。”沈书行严肃道。
“你说什么呢。”林子涵猛的坐了起来,“我跟周平生怎会弃你于不顾?”
林子涵说完,望向周平生,想让他也说几句,周平生却缄默无言,不知在想些什么。
“周平生,你什么意思?你为何不说话?难不成你真想抛下沈书行不成?”
“行了。林子涵,这一切不过只是假设,我们不会被抓住的。”周平生并未回答,只是以肯定的语气盖过方才的话题。
沈书行同样坐了起来,轻拍了拍周平生的肩膀。
沈家沦陷后,周林两家也相继沦陷,林家尚能保住府宅,周父却因早年贪污被处斩,周平生本难逃一死,是他身边的小厮扮作他赴死,他才得以逃出周家。
风流倜傥的周公子,如今却成了无籍无名之人,带母亲住在京郊的破庙中。任谁看了都会痛心,更何况是周平生的挚友沈书行。
沈书行懂他的难言之隐。
若是他再出事,他的母亲在这世上也再无所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