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伏羲造字(1/2)
却说伏羲离开之后,很快便在族内收集了许多龟甲。
他日夜思索,该如何利用这些龟甲来记录事情。
一日,他恰巧路过一个三岔路口,看见几个老人正为该走哪条路而争执不休。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那边有羚羊的踪迹;另一个老人则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处就能追上鹿群;还有一位老人偏要往西,声称那边有两只猛虎,若不及时猎杀,恐会留下后患。
伏羲上前一问,才知他们都是通过观察地上野兽留下的不同脚印,才做出各自的判断。
听完原委,伏羲心中豁然开朗:既然一种脚印可以代表一种野兽,那我为何不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用它们来表示世间万物与所需记录的事件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抑制。
伏羲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快步奔回家中,拿出龟甲与刻刀,从此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创造之中。
光阴流转,数年时间一晃而过。
伏羲的房间里,刻有符号的龟甲已经堆积如山,足有数千面之多。
然而,其中一大半都因为符号的形态或表意效果不佳,而被他视为无用之物废弃了。
直到此刻,伏羲真正满意并确定下来的文字,也只有八百九十九个。
与此同时,他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洪荒之中常见的事物,例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或是猪马牛羊,他都已用象形的方式将其特征刻画下来。
唯独“人”之一字,他迟迟不敢轻易落笔。
人,这个字的分量太重,由不得他不慎之又慎。
又是数年过去,伏羲的屋中一切如旧,只是身旁又多了上千面被废弃的龟甲。
可他依然没有找到心目中那个最能代表“人”的符号。
多年的苦思与创造,让伏羲已是身心俱疲。
他决定出门走走,暂且放下心中的执念。
当他推开房门,刺目的阳光瞬间倾泻而下。
伏羲下意识地抬手遮住额头,眯起眼睛向远方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田野间,一位老者正躬着身子辛苦劳作。
烈日当头,老者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然而,他的脸上却洋溢着一种满足而幸福的笑容。
辛苦耕作了半年,今天,是他收获的日子。
此情此景,让伏羲心神剧震,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
“哈哈!原来这便是人!这便是人啊!”
他发出一阵近乎癫狂的笑声,随即转身冲回房间。
他左手拿起一枚空白的龟甲,右手紧握刻刀,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刚才看到的那幅画面。
他神情郑重,在龟甲上刻下了一个符号:上半部分向左微微弯曲,象征着躬身劳作的姿态,下方则是一笔直立,代表着支撑身体的双腿。
伏羲满意地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