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第89章
林听岚也不是扭捏的性格, 当年下午,在温谨言在客栈进行最后的闭关学习后,她便带着温书语, 来找钟菱了。
在和钟菱再次碰面之前, 林听岚还有些忐忑。
虽然这种灵魂深处的熟悉, 骗不得人,但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 她又只和钟菱见过一面, 多少还是叫人觉得有些忐忑。
但是一切的犹豫,在见到钟菱的那一刻,全都消散不见了。
钟菱似是也没想到林听岚来的这么快。
她正在糕点铺子门口, 和阿旭商量着给门口的大盆栽换个位置。
看见林听岚走过来, 钟菱眼前一亮, 拉着阿旭就迎了上去。
温书语乖巧的仰头喊了一声:“小钟姐姐。”
上一世, 钟菱对温书语的最后印象, 停留在那滴着血的破草席上。
温书语和他的兄长一样,身上有着温雅的书卷气。
他和阿旭差不多年纪, 但是比起像狼崽子一样锐利的阿旭, 温书语看着文文弱弱,白净乖巧, 是那种逢年过节一定会被长辈夸赞许久的乖孩子。
他的五官虽稚嫩,却也能看出来,长大后的容貌,定不会比他的兄长差。
这么好的孩子, 不应该落入到陈王和唐之毅这样的畜生手里。
钟菱看向温书语的目光, 不由的就多了几分怜惜。
温书语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像他兄长那样的书生。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 像阿旭这样,精瘦锐利的同龄人。
既然是同龄人,钟菱便将温书语交给了阿旭,让阿旭领着他去玩。
这两个孩子,一个从文,一个习武,在这个年纪多交流一下,能开阔视野。
但是阿旭似乎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他沉着一张脸,颇为不情愿的牵着温书语的手,朝后院走去。
“阿旭。”
钟菱先看着少年的背影,有些不放心地喊了一声。
“带弟弟去看看蛋羹和汤圆,再去找昭昭,我刚做了一批梨膏糖。”
阿旭有些小情绪,是没有安全感的小孩子本能的占有欲。
而钟菱叫阿旭领着温书语去看小狗和小猫,给这孩子一个主人的身份。赤北军的将士们教给阿旭的第一课,就是责任感,有这份身为小主人的责任在身上,阿旭虽然不高兴,也还是会照顾好温书语的。
而且这么大的小孩子嘛,不熟的时候会有敌意。
但是稍稍相处一会之后,马上就会玩到一起了。
更何况,钟菱是有私心的。
虽然不知道钟大柱后面安排阿旭走哪条路,是加入重建后的赤北军,还是跟着陆青在禁军磨练两年。
但不管怎么样,一定都武将这条路的阿旭,能和作为状元胞弟的温书语交好,等于未来在朝廷上有自己的人脉了。
这对阿旭来说,是绝对有好处的。
钟菱的这些小心思,阿旭现在还想不到。
他臭着一张脸,带着温书语去了后院看小狗。
蛋羹本就是大型犬,长得飞快,此时已经现出几分威风凛凛来了。
看着温书语眼中闪着亮光,喜欢得紧,但又胆怯地不敢上前的模样。
阿旭心里莫名有些得意,之前的变扭瞬间少了许多,他牵着狗绳,将蛋羹引了温书语面前,有些傲娇地扬了扬下巴:“摸吧。”
……
钟菱给林听岚端了一碗桂花酒酿圆子。
现在虽然不是饭点,但是钟菱一边和林听岚聊着,一边在翻看着账本。
账本原来是韩姨在看的,但是韩姨这几日身体不适,头昏脑胀的不舒服,
钟菱忙催促了她去休息,接手了账本。
而钟菱和宋昭昭一样,对数字并不敏感。
之前摆摊时候的小账她还能记得清楚,可小食肆一天的流水,足够让她算的焦头烂额了。
但是帐必须每天盘,这样才能按照食客们点单的喜好和意见,来及时更换菜单。
所以钟菱在和林听岚说话的时候,左手边摆着一碗酒酿圆子,右手边还放着账本。
在提到江南春天的桃花的时候,钟菱突然没了声音。
林听岚咽下了嘴里的小汤圆,擡起了目光,钟菱正一手握着炭笔,另一只手苦恼地抓着头发。
面前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这应该是账本。
“怎么了?”她轻声问道。
“啊。”钟菱擡起头,眉间的皱痕来不及舒展:“抱歉抱歉,刚刚看到这一段帐,怎么也算不对。”
钟菱从小数学就学的不好,她的口算能力还不怎么样,这一笔有一笔小额的数字相加,稍不注意便会出现问题。
而且,她还不会用算盘,也不敢轻易使用加减符号和运算公式,以免引人怀疑。
林听岚问:“能给我看看吗?”
账本对一间食肆来说,其实算是相当机密的信息了,林听岚说出口后,便后悔了。
她刚想要解释自己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要替钟菱解决一下烦恼。
但是还没等她开口,钟菱便已经大大方方的将手里的账本掉了个头,递到了林听岚面前。
想说的话一下子全咽了回去,林听岚下意识的接过,目光顺势就落在了钟菱圈起来的那一行上。
和钟菱的不善算数不同,温家在江南有一间小书铺子,林听岚嫁过来后,铺子一直是在她的手中。
因此,林听岚是会管账的。
她看了两眼后,脑子里自动就按照钟菱算到一半的数字,顺着就捋了下去。
她没有擡头,下意识就伸手去够算盘,却摸了个空。
林听岚这才反映过来,自己是在京城,而不是家中的小书铺里。
但是钟菱已经站起身连跑带跳的去去了算盘来,双手递到了林听岚的面前。
她的眼眸弯弯,眼里荡漾着笑意,眼底有一丝丝的讨好。
叫林听岚忍不住想起,温书语写不完课业的时候,也总是这样看着她。
她勾起唇角,接过了钟菱手里的算盘。
林听岚的手很好看,修长白皙,指尖拨上褐红色的算珠,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她的动作很熟练,格外的有节奏感,像是一首悦耳的无名乐章。
尤其是她接手的,是在钟菱眼中无比艰难的账本。
钟菱得以忙里偷闲的吃上两口酒酿圆子,那算珠相碰的声音在她听来,宛若仙乐。
等林听岚处理完最后一笔帐,擡起头时,猝不及防的对上了钟菱满眼的崇拜和喜悦中。
“怎么了?”她将账本和算盘递还给钟菱:“你看看。”
钟菱扫了一眼数字,和昨日的对比了一下,在确定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起伏变化后,她便放心地合上账本。
“太厉害了!我算半天都算明白,姐姐这么快就算好了!”
钟菱这一声“姐姐”,叫得林听岚心中一软。
她低敛眼眸,用勺子轻轻拨了拨碗中的酒酿,笑道:“你也是心大,这账本随意就敞给别人看了。”
林听岚怎么会算是别人呢,她可是到死的时候,都还想着帮钟菱如何逃离陈王府的人。
钟菱没有开口解释什么,她只是笑笑,糊弄了过去。
处理完账本之后,钟菱觉得自己肩上一下子就轻松了起来。
她收拾好账本后,看向林听岚:“吃烤鸡吗?”
后厨那个一开始做糕点的小烤炉,在糕点铺子里搭起更具规模的炉子后,便被钟菱用来做些小零食。
比如说,叫花鸡。
能叫“叫花鸡”,而不叫“泥巴烤鸡”,这菜一定有自己相当精彩的故事。
而这种故事,往往有好几个版本。
大多数情况下,其中一定有一个是皇帝微服出巡,品尝到民间惊为天人的美食,大手一挥赐了个名字。
还有一个是什么皇太后出逃,路上饿极了,吃到了东西,也觉得惊为天人,于是大手一挥,赐了一个名字。
这样的故事,套到什么小吃上都显得很合理。
钟菱就曾经在某景区,看见了“叫花鸡”,也变成了皇帝微服尝到的惊为天人的美食。
虽然她私心觉得,这种裹着泥土的烹饪方式,说是乞丐先开发出来的,显然更加的合理。
林听岚对钟菱的手艺本就很好奇,也就没有和钟菱客气什么,只当是钟菱想要变相的感谢她帮忙算账。
就在钟菱准备去合上小食肆的门时,一道有些眼熟的身影,连跑带蹿地赶在门关上前,进了小食肆。
在看清楚这个咋咋呼呼的大高个的长相后,钟菱像是炸了毛似的,往后退了两步,满眼的警惕。
“现在还不是营业时间!”
钟笙闻言便皱眉先要骂人,但他在开口前似是想到了什么,克制地松开了拳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