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挤进松奉(2/2)
那些小商贾都知晓,上大隆钱庄的少东家度云初自是也听说了。
当天晚上他连晚饭都未吃,房内的灯亮了半夜。
翌日一早,不少商贾就提早退房,跑到城门口等着。
待到城门被打开,那些商贾便争抢着往城外涌去。
锦州城一日内突然就空了,街道上安安静静,酒楼、茶肆、食肆、客栈等都没了人影,那些个掌柜的扼腕不已。
前两个月多好的生意,那银子自个儿往铺子里飞,如今倒好,连耗子都没了。
与他们相比,从锦州城到松奉,沿路的客栈与各类铺子的掌柜则是乐开了花。
那些个客人一波又一波,他们忙得脚不沾地。
两日后,就连松奉的商户们都体验到了这等挣钱的快乐。
因涌进松奉的商队、商人们实在太多,松奉原本的客栈根本不够用,不少人只得住进一些百姓家中,连带着那些个百姓也能赚些住宿费与餐费。
随着人群的涌上,松奉的粮食、菜价在极短的时间内大涨。
陈砚亲自将最大的几家粮铺的东家请到府衙上喝了杯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些人回去后,粮价就跌回了此前。
菜价多是一些小商贩挑着卖,有些难以管理。
陈砚拿了银子出来,让孟永长去其他省大肆收了菜回来,往府城各处一摆摊,菜价也很快就跌了下来。
那些商贾对陈砚此举极满意。
当初他们去锦州时,无论是住宿,还是菜价等都疯涨,锦州城内的商户借机大赚几个月。
他们虽不满,然他们是为了做生意,只能忍着。
来松奉前,他们已经做好当大肥羊被宰的准备了,不料陈大人会控制物价,为他们这些人考虑。
光是这一点,陈大人就比那位张大人强不少。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大人是为了长久的开海做准备,这些商贾也就更安心,哪怕他们来了几日都没租上铺子,他们也不着急了。
毕竟他们来松奉后,几乎是人手一张贸易岛的布局图,那上面的铺子多得是,别人根本租不完,无非就是位置好坏的差别。
除了价格,还有一点需要额外注意的就是治安。
陈砚不止将衙役们都派了出去,就连他手上的三千民兵也都由赵驱安排着分班在松奉城内巡逻。
如此大阵仗,就连那些小偷都不敢出门。
陈砚回到松奉后,就忙得团团转。
除了要处理因众多人突然涌上松奉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外,陈砚还要与那些租铺子的商人一一签订契书,将他们安顿到对应的铺子里。
因铺子的位子不同,原本价格该有区分,不过如此一来,工作量极大,以他如今的人手根本干不了。
况且如今属于众筹阶段,陈砚就一刀切,所有铺子第一年的租金都是五万两,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来分配。
所有人的契书都只租一年,一年之后再按照铺子位置将租金进行调整。
好在孟永长将松奉的书坊已经建立起来,直接把契书的大部分内容印出来,陈砚只需根据填上商人的信息,各自签字画押,再盖章,一式三份即可。
如此一来倒是大大提升了官吏们的办事效率,可人实在太多,那些官吏依旧忙得晕头转向,连着十来天都睡在衙门里。
连着多日的忙碌让这些官吏们怨声载道,却谁也不敢撂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