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嫡女,表兄罩的(11)(2/2)
孙云指着西南方向的一棵歪脖树,树干上是早就干涸的血渍。“这就是下官发现万大人最后踪迹之处。”他说。
玄泠上前检查一番,发现确实是人血没错。
他们顺着向西南方向又走了不下三里路,来到了一处小河边。经带路的猎户大哥讲,这条小河是上春江的支流,过了这条河再往南走个五十里就能看到上春江了。
而引他们来的痕迹正是被这条小河拦腰斩断。
虽然种种迹象都在把玄泠他们往宁州引,但是荣城本身就存在着诸多谜团。就比如这位身兼两职的孙云孙大人。他除了是州刺史的副官以外,他还是统领荣城一千卫兵的中府都尉。
政权兵权齐掌,除了朝廷外派来任的州刺史万睿,整个安州权力最大的官就只有他。
“前年洪涝去年蝗灾,安州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玄泠突然莫名其妙说了这么一句话。
孙云跟着叹息两声,擡手朝着京师的方向一拱手,道:“感圣上仁慈体恤百姓之苦,将受灾地三年的赋税徭役减半,实乃百姓之福。”
玄泠看着孙云,像是才想起什么,又道:“荣城地处安州以北,不似安成县就靠在上春江边。照理说灾情应该比临近江边的几个县城轻些啊,怎么城内粮仓空至如此?”
孙云被玄泠这毫无预兆的转话惊得一噎,半晌才回答说荣城这边是蝗灾的重灾区。
“啊,这样啊。在下倒是忘了还有蝗灾了。”玄泠一拍脑门,面带歉意道。
孙云笑着摆手,主动为玄泠开脱是因为今天进山太累了。
“虽说吾等应该立即追寻万大人踪迹西行,只是州府粮仓乃一州之重。想必孙大人对安成县之事应有所耳闻……”玄泠顿了顿,一脸“为国分忧”的坚毅脸色,继续说道,“东西我们刚好带了一些,就看孙大人您的意思是?”
孙云立刻对玄泠一稽首,脸色郑重:“此等利国利民之事,下官自当全力协助。”
二人一番谈话,将追查万睿失踪案又往后推了三天。
……
京城,丁府。
所谓鞭长莫及,就是此时丁攸的心情。
他将手中的信两下攥成一团,一双狭长的眼睛里盛满了怒火。
既然远离京城,那就客死他乡吧。
……
“启禀圣上,李侍中李破狼求见。”御书房外,内侍令弓身立于殿门左角,朗声道。在他身后,是身着正三品官服的李破狼。
不到十日的时间,他便从从六品史官修撰的闲职一跃成为正三品门下侍中,成为朝廷重臣。
夸张吗?夸张。
荒唐吗?荒唐。
士族手笔而已。
“宣。”御前总侍的细锐嗓音从紧闭的殿门里传出。
内侍令上前为李破狼拉开殿门,并转身对他屈腰做了一个请字。
李破狼冷哼一声,一脸倨傲地擡脚踏进了御书房。
两次入宫,这心境,那是天差地别。
李破狼弯腰冲皇帝一稽首,称了声万岁。
皇帝看着下方完全不见昔日怯懦之态的李破狼,只是挑眉。道之权势“养”人。
“李卿不必多礼,赐坐。”皇帝将批阅奏折的御笔往笔搁上一放,亲自走下来,走到李破狼面前将其扶起。
好,真好。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远在宁州的玄泠莫名打了个喷嚏。此事先按下不表。
目光回到御书房。
李破狼坐在下首,小呷一口御赐之茶,道出来意。
言自己也有一新策献君上。
巩固皇权之策。
无关民生,只关皇权。
一番畅谈过后,李破狼志得意满地踏出了御书房。
皇帝擡手制止想要将殿门再度阖上的宫人,他行至殿前,擡头望向西方的余晖,面上笑意深深。
“方有德。”皇帝突然唤道。
内侍令上前一步,应声:“奴婢在。”
皇帝将双手笼进广袖中,幽幽道:“拟旨,密旨。将京中变化酌情告知。”
说到这里,皇帝轻叹一声,像是自语:“毕竟,时不我待。”
作者有话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晚还有一章。
意外发生了……
明天看能不能日六。嗐
凌晨赶出来了,四舍五入也算得上是日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