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突如其来(1/2)
第66章 突如其来
◎......◎
这一主一仆, 小姐沈常清在前,丫鬟如云微微低着头跟在她身后。
如云看不到自家小姐的神情,只看到小姐紧攥着拳头, 将手里的丝帕扯出了横纹。
在这个时辰, 常樱小姐往那个方向跑,那目的实在很好猜,小姐一定也猜到了。
在小姐身边,尤其是这种时候,她的神经就会不自觉地紧绷起来,连大气都不敢出。
“你追过去看看,就算让她们发现了也无所谓, 明白吗?”常清吩咐。
“奴婢明白。”如云没有半点犹豫,一溜烟地跑了。
这种时候, 她宁可在毒日头下偷偷摸摸地跟踪人,也不愿在小姐跟前伺候。
“清儿怎么还在这站着,热不热?”
东侧穿堂里, 秦氏扇着一柄牡丹团扇走了出来, 身后跟着富勤家的。
“不会是为了等我吧?我都说了,天太热就别等我, 直接去你祖母那就好。”
秦氏掏出帕子给闺女擦汗, 心疼得不行。
“做女儿的等候母亲不是应该的么。”
沈常清半是撒娇地挽住秦氏的胳膊,笑得又甜又腼腆。
“那也别晒着自己啊, 傻孩子。”秦氏满眼的慈爱, 擦到鬓角的时候, 轻轻戳了戳她。
常清笑着哎呦了一声, 像个孩子似地揉了揉额角。
“娘, 幸亏我们女孩儿下午不用去学堂, 这大热天的,放了学还得顶着日头,多难受。尤其是表哥,别人走几步路就到家了,他还得每天折腾回侯府去,怪不容易的。”
秦氏打量着她,眼里幽幽泛着光:“你这孩子,跟娘说话还七拐八绕的,还不是惦记你表哥了?我明日让你哥去劝劝他,三伏天就都住在咱们家,别来回跑。”
常清低着头,似是有些害羞:“那您让哥哥别提我。表哥是要定亲的人了,我要是老要管他的事,传出去难听。”
秦氏忽然想起一事:“哦,还忘了告诉你,你表哥十有八九是不会和厉城的刘家结亲了。你表舅母说刘家的几个姐儿,她谁也没瞧上,我听她的意思......是想着你的。”
秦氏边说边凑近了瞧自己女儿的表情,常清眸光一闪,脸上却泛了红晕:“娘,您看您,表舅母能想着我什么......咱得走快些,祖母要等急了。”
......
这个时候,青岚已经带着紫雪进了松龄馆的院子。
这院子打理得极好,贴墙的草从齐齐整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院中树木繁茂,遮出了一大片宜人的阴凉,还有鸟儿穿梭于枝叶间,妙音声声,全不似她院子里那般萧条景象。
青岚候在廊下,无心看景,心里还生出一丝忐忑。
她本以为自己脸皮厚,见什么人都来者不拒。然而祖母是父亲的娘亲,她还是期盼她能喜欢她的。
她对祖母其实没什么印象,先前回来的那次,祖母几乎没和她说过话。
庆安信里说祖母很慈爱,一见面就送了他一整套的文房四宝,还给了他一个嬷嬷并两个小厮使唤。平日也会问他的功课,问祖家人待他如何。
虽然这厮说话总有水分,但这些事情应该还是有的......
“让她进来吧”
屋里有个老妇说话。这声音没什么情绪,既无期盼,也无厌恶。
青岚提着裙子跨进门去。
房间里很是安静,一张紫檀博古纹的罗汉床上坐着一位穿纻丝褙子的妇人,虽然鬓边的头发已是灰白,但是丝丝都梳得平整光滑,松松地在脑后挽成了一个发髻,只插了支梅花金簪。
这妇人五官生得舒展,那轮廓、走势与父亲的五官颇为相似,神韵却全然不同,想来年轻时即便称不上美人,也不乏端庄大气。
应当是她的祖母周氏了。
她低头紧走了几步,到周氏面前行了大礼。
她自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最一丝不茍的一次行礼,想来是会给长辈留下好印象,师父他们若是见了她方才的样子,一定不敢相认。
然而过了好半晌,才听到一句“起来吧”。
她擡起头,才发现周氏一直在非常仔细地打量她,却也不是长辈见到离家多年的子孙时那种热切的注视。周氏更像是在观察一个陌生人,且像是已经从她身上瞧出了什么。
站在一旁的嬷嬷似乎更亲切些:“小姐生得可真是好看,跟朵花儿似的,老夫人都看不够了。”
周氏闻言,并不搭腔,眼神里竟显出些复杂,也没说让孙女坐下,只自顾自地饮了一口茶。
屋里寂静无声,紫雪陪青岚站着,觉得这老太太实在让人压抑。她宁可到屋外头去晒着,也不愿意在这杵着。
“路上辛苦了吧。”半晌,周氏才擡头瞟了青岚一眼。
青岚终于等到预期的话,想来长辈对晚辈关怀的询问,大概都是这样开头的。
她刚要答“不辛苦”的时候,周氏却紧接着道:“那便早些回去歇着吧。”
“……”
所以方才那就是句送客的话。
“……老夫人?”一旁的嬷嬷轻轻地唤了一声周氏,像是要给她提个醒。
周氏下意识地看向她,却见她指了指炕桌上的一个紫檀嵌螺钿的小匣子。
周氏哦了一声,抓了那个小匣子往前一递。
“这个你收着吧。”
青岚忙走上前去双手接过来。
匣子里是一对光洁的羊脂玉镯子,质地细腻,温润纯净。
看来是送给她的见面礼。
“多谢祖母。”她起身行了个礼。
周氏却似是完成了任务一般,只嗯了一声便什么后话了,只专心喝茶。
青岚讪讪地阖上匣子。
东西是好东西,可这跟庆安说的实在相差悬殊。
她本来还想着祖母是父亲离家之前最亲近的人,当年父亲被赶出家门,祖母一定也是难过的。而她和祖母应该会天然亲近,说不定祖母高兴了还能跟她讲讲父亲年少时的事情......
罢了,她也不是为了讨谁的关心才回祖家的,这样也挺好。
只是此刻她还不能走。之前大伯母说过,要让她顺带在这里见见几位伯母的。
好在此时秦氏已经带着常清一同进了屋,身后跟着富勤家的。
几人向周氏问安后,青岚给秦氏见礼,秦氏想着青岚的婚事,好一通打量。
她这位初长成的侄女一身素服,粉黛未施,然而一双水灵灵的眸子清澈动人,两瓣娇唇红艳莹润。这本是柔媚的长相,然而弯弯的柳眉到了尾部略微一挑,笔直的鼻梁到了鼻尖稍有些翘起,给她添了几分英气和固执,让人看不厌。
秦氏觉得,同沈家的几个女孩儿相比,沈青岚有种不一样的感觉,若是女孩儿们都站在一处,恐怕沈青岚还是最引人注意的那一个。
就凭这相貌,应该也能抵消一些家世上的劣势。
这本是能给她解忧的好事,然而她看着这个比自己女儿还要俏丽几分的侄女,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了。
其实,光长得好看又有何用,娶妻当娶贤。她两个女儿一个贤惠温柔,一个才情过人,这才是正房太太该有的样子。又不是给人做小,长那么好看做什么。
至于沈青岚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应当就是所谓的乡野气。小地方长起来的丫头与她精心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又怎会一样。
“岚姐儿到了就好,都是自家人,何必多礼!”秦氏这才发自心底地笑了笑,虚虚扶了青岚一把,又将常清介绍给青岚,“还记得你常清妹妹吧,你们小时见过的。”
青岚笑着道:“自然记得。庆安信里也常提到常清妹妹,说妹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才情了得,实在令人钦佩。”
她对沈常清印象很是深刻,却竟然没见过几次。早先在祖家的那段日子,每次去找沈常清玩,总是一个下人跑出来回话,说小姐在屋里练琴或是读书,反正就是没空和她们玩......
常清听了青岚的夸奖,向她露出浅浅一笑,道了声姐姐安好,便一个字也不多说了。
青岚扁了扁嘴,祖家这些人一个赛一个,要么话难接,要么不接话。
“哎呀,大嫂已经到啦!”
门外有人叫了声,嗓音鲜明又响亮。
帘子一掀,进来个三十岁上下、妆容浓艳的妇人,身后跟着个丫鬟。
这妇人身着松绿底金牡丹刺绣褙子,头梳牡丹三髻,插赤金瑞珠大凤钗,耳边坠着一对金累丝镶绿松石耳环,衬得她娇艳而华贵。
青岚一见这艳丽的妆容和衣着,立时想到了先前见到的沈常樱,她仔细辨认了这妆容之下的五官,断定此人必是沈常樱的母亲,她的四婶母无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