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和和气气(1/2)
第62章 和和气气
◎请看作话哦~◎
黎项正在自己屋里耗了一个多时辰, 正想叫个人来问问许四走了没有,却有个夫人身边的老嬷嬷一脸喜气地走进来。
“老爷,夫人听说詹事许大人来看您, 还等了您一个多时辰, 方才就带人过去送了果子,跟许大人寒暄了几句……夫人让我跟您传个话:这位许大人生得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是正三品,吃了您的闭门羹也不骄不躁、彬彬有礼的,是个上佳的女婿人选。听说他的妻已然不在,虽说岁数差着些,但这条件比另外几家都好上太多了, 配咱们四小姐倒也合适,夫人想请您……”
“无知妇人!愚蠢至极!”
黎项正等不得她说完就气得差点蹦起来。他正想着怎么把那许四耗走, 连口水都不想给他喝了,她们倒好,巴巴地给人家送果子吃, 还做什么女婿梦, 那许四是好相与的吗?
老嬷嬷显然没料到老爷是这般反应,吓得呆立在一旁不敢说话。
半晌, 黎项正好不容易吐出了一口浊气, 一副认命的神情。
“……我早晚让你们害死。”
见就见吧,说几句就把许四打发走。他这老太婆为了女儿的婚事已然昏了头了, 他怕他再不去见许四, 老太婆就要叫女儿隔着屏风去偷偷地相看了。
他站起身来想了想, 既是装病, 总要装出个样子来, 便将身上的纻丝直身换下, 穿了件居家的道袍,头上只戴了网巾,斜斜地靠到引枕上,才命人去请许绍元。
许绍元带着徐智一同进来,让徐智将见面礼交给黎家的下人。
黎项正托着脑袋微眯着眼打量他。
平心而论,许四也的确是丰神俊貌、器宇不凡,难怪老太婆生出那些心思来。只是此人年纪轻轻的就心思深沉,让人捉摸不透。他可不要这样的女婿。他要找也得找个听话的、好摆弄的才是。
“听说阁老身子有恙,不知是哪里不舒服?找大夫瞧过了没有?”许绍元走到塌前,关切地问道。
黎项正还未说话,先咳嗽了两声,向许绍元欠了欠身。
“……劳许四爷挂心了,老夫这就是年纪大了,稍微吹了点冷风就头疼还犯困。”
他一副眼皮也不太撑得住的样子。
“原来如此,阁老乃是朝廷肱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说起来,其实家母也常有类似的症状,晚辈身为人子,今日来是想厚颜向大人求些强身健体的方子的。”
“许四爷说笑了,老夫若是有这样的方子,又何至于此呀?”
许绍元一笑:“阁老怎么忘了?您不是向圣上举荐过一位褚仙师么?听说许多内官都讨得过褚仙师的良方呢。无奈晚辈每次进宫都不曾得见仙师,故而来求阁老帮忙。”
黎项正眼皮跳了跳,虽然不知道许四好端端地为何扯上褚道士,但他许四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这次一定也不例外。
“不瞒您说,许四爷,老夫是爱莫能助。老夫是曾举荐褚仙师不假,可自那之后,褚仙师常驻宫里,老夫是久不得见,哪里还有什么联系。不然老夫这身病不是早就治好了。”
许绍元了然地笑了笑:“竟是如此。那也实在是遗憾了。说起来,近日宫里出了件大事,还险些牵连到褚仙师。”
“哦,是么,这老夫倒是不曾听说。”黎项正眼睛都快闭起来了,似乎全无兴趣。
许绍元却仍是不疾不缓地将三皇子遇袭的事情大致讲了一遍。
“……那凶犯孙四九乡野出身,未曾读过书不说,大字也不识几个。您说,这样的人又如何想得到皇储之位、就不就藩这些事情?那必是有人在背后教唆怂恿的。
“太子殿下便命晚辈查访他身边人,竟发现他与褚仙师乃是同乡。他又常往御花园里送花或是在其中修整草木,离褚仙师所在的钦安殿也颇近,二人常常一同聊天说笑,听说褚仙师还常常纵论国是……”
许绍元突然停下来,端起茶盏细细品了口茶:“若论香醇回甘,当属信阳毛尖……今日晚辈可在阁老家尝到了不少好茶。”
黎项正额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他也顾不上许四那话里若有似无的揶揄,只在心里骂许四狡诈,偏偏停到要害之处。
“许四爷若不弃,老夫家里的茶您尽可带些回去……但不知褚仙师都评论过何事?”他挥手让屋里的下人出去。
褚道士那张臭嘴,上次就差点连累了他,如今他仍是心有余悸。
许绍元笑了笑:“晚辈得报,褚仙师喜欢评论国是,点评太子和几个皇子……据御花园当差的说,他平日说话的口气倒是与那花匠当日喊的话颇-为-相-似。”
一直病恹恹的黎项正此时缓缓地坐起身来。
许绍元看了他一眼。
“这些事情晚辈虽查到了,但尚未来及呈报给圣上。此案在京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有不少人弹劾太子殿下,却也有许多人为殿下辩白。一边是太子,一边是三皇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圣上想必十分为难。但若此事其实是外人所为,圣上便能给朝廷一个交代,既做了明君,也做了慈父。您说是不是?”
黎项正之前已有了些预感,然而被他这么一通敲打,脑袋里还是嗡了一声,感觉全身的血流都一股脑地涌上来,冲得他太阳xue疼。
许四这是告诉他,不论褚道士是否真的评论过这些有的没的,在太子眼里褚道士已经是只极为合适的替罪羊,而这只羊与他有脱不掉的干系。
本朝虽还未有因妄议朝政而大开杀戒的先例,但皇上有多忌讳旁人议论储君之位,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个褚道士早先就因一句“太子属水,柔而不绝,三皇子属火,灼灼而炽”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犯过忌讳,要是再给他添一条蓄谋伤害皇子的罪名,他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褚道士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牛鼻子,皇上只要稍加联想,就会将此事联系到他黎项正的身上。若果真如此,别说他官职不保,他们一家老小的命怕是都保不住。
他这是被人扼住咽喉了。
“……依老夫所见,虽然褚道士与凶犯多有交谈,却也不能判定他便是幕后的主使吧。不知许四爷打算如何向圣上呈报查访的结果?”
他心里急得火上房,脑袋却还是清醒的。人家手握着他的脖子,却不使劲掐,只是上门来告诉他一声,那又是什么意思?
意思必是要让他做些什么才肯放了他。
既如此,他总得探探人家的意向。
“阁老明鉴!”许绍元笑着向他一揖。
“晚辈请示过太子殿下,殿下也觉得此事疑点重重,所以尚未将所查的结果报予圣上。若是殿下能及早脱困,必不会平白牵扯无辜的人。”
黎项正听了这话,一层汗冒出来,人反倒清爽了。
“实不相瞒,老夫这病也是因担心太子殿下而起。老夫食朝廷俸禄,却想不出个还太子殿下清白的办法。实在是愧对皇上、愧对殿下、愧对朝廷啊......”
他越说越激动,到了后来竟捶胸捶得咚咚响,好一个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在场的人若非都知道原委,定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于社稷的一腔赤子之情。
许绍元静静地看着他,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才起身相劝。
“阁老莫要责己太甚!殿下也自然知道阁老的一片丹心……其实若能由阁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向皇上上疏,太子洗脱不白之冤倒也不难了。”
黎项即刻收住了一场澎湃,恢复了先前的平静。方才嚷嚷地嗓子发干,他便端起茶盏润了润喉咙。
“其实老夫也想过要为太子上疏伸冤,只是苦于不知从何处下笔。”
若许四拿不出力挽狂澜的证据,他也是不会轻易相帮的。
“此案的疑点,晚辈倒是考虑过一二,还请阁老评断,”许绍元明白他的意思,便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细细说来。
“首先,那孙四九其实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若殿下真有意伤人,又怎会找这么一位行动不便、极容易被擒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