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制导武器量产(1),美国大采购和融(1/2)
随着武器试射成功,泰山制导武器迈出了零的突破。
这也意味着,泰山军工是这个世界唯一拥有精确制导武器的军工企业。
哪怕命中度差点,依然可以吊打目前各国的装备了。
这种武器的诞生,让方文立即开始着手准备量产。
核心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是个大问题,之前方文靠异能手工做,量产时普通工人肯定做不到他那样,得考虑设备和培训。
关键材料的供应,比如紫铜、银锌电池里的银,特种钢,二战时这些都是战略物资,获取难度大。
还有装配的一致性,制导系统里的真空管、陀螺仪这些,每个都要校准,量产时怎么保证每个都合格?
倒是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是方文目前可以直接搞定的。
以前泰山工业的每一项生产工艺技术都是他在整理转化,这次也一样,因此,方文首先就是编工艺手册。
手册里不光有工艺流程技术资料,还提出了工序衔接问题,比如零件加工和组装的配合。
编写完工艺手册后,方文就开始召集弹药厂霍端阳,研究院技术带头人姜文瑾,半导体厂柏则善。
三人来到方文在研究院的办公室内。
方文直截了当道:“端阳,文瑾,则善,这次叫你们过来,是为了制导火箭弹。我认为这种武器是目前对战争有颠覆性影响的。如果能够量产的话,我们的空中力量就可以做到精准远程打击地面目标。”
他只说地面目标,主要是这种简单的雷达锁定模式,还无法对高速飞行的飞机起到制导锁定作用。
可就算这样,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了。
毕竟在桂南战场,泰山独立团用了1800枚航空火箭弹才获得的战果,如果换成这种制导武器,可以至少少消耗一半的火箭弹。
霍端阳和姜文瑾、还有柏则善三人自然是明白的,纷纷点头。
方文继续:“现在,我准备将火箭弹厂一半的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良,同时还要在半导体厂增加一个制导武器半导体零部件生产分厂。另外,还要对相关生产物资进行大批量采购。我希望你们三位,都能参与进来,分工合作,将这个项目尽快实现。”
“总经理,你具体是怎么安排的?”柏则善问道。
方文走到办公桌后,拉开抽屉拿出三张折叠的图纸,分别推到三人面前。
第一张是火箭弹核心零件的加工公差表,第二张是制导系统的装配流程图,第三张是半导体零部件的规格参数表。
“则善,你先看这个。”他指着第三张图纸,指尖落在“二极管正向压降”那一行,“半导体厂要新上的分厂,核心是批量生产制导系统需要的硅二极管和碳膜电阻。之前咱们用的接收机,增益受温度影响太大,现在加了散热片,但信号稳定性还得靠半导体件补。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误差控制在±0.05V以内,二是电阻的精度达到±5%,这比咱们之前做晶体管计算机零件的要求还高。”
柏则善拿起图纸,眉头微蹙:“硅材料提纯是个坎,现在咱们目前的材料纯度,要满足二极管要求,得再提两个数量级。还有碳膜电阻的涂层,要保证质量的话,没有合适的旋转涂覆机,无法保证涂层厚度均匀。”
“设备我帮你改好了。”方文回道:“你们现有的提纯炉加装温控模块,用我之前做车床定位的思路,加个铜制测温探头,实时调整加热功率。涂覆机也简单,找个旧电机改造成旋转轴,再做个漏斗式涂料槽,只要保证每圈涂层厚度差就可以。另外,你得培训5个专门的质检工,用万用表逐个测零件参数,不合格的直接剔除,绝不能流到装配环节。”
与柏则善交流后,方文转向霍端阳,把加工公差表往他那边挪了挪:“端阳,弹药厂的任务最重。一半生产线要改造成制导零件专用线,重点是磁控管阳极、陀螺仪主轴和舵机齿轮这三个核心件。这些零部件的精度要求,比制作火箭弹的精度要求高很多,你们的压力也会很大。你还记得我之前加工阳极时的参数吧?车床转速控制,进给量分三档。”
霍端阳点头“普通车工没您这手艺,就算有图纸,也很难保证每批零件都达标。我想在车床上加个‘定位挡块’,先把坯料固定死,再用您之前做的‘误差图谱’,把切削时的力度、转速都标成刻度,工人按刻度操作,至少能把报废率从50%降到20%。这样应该能够达到量产效果”
“这个思路对。”方文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自制工具,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这是我做的‘切削力刻度块’,工人加工时,只要把测力计的指针对准对应的刻度,就能保证切削力在合格范围。”
最后,方文看向姜文瑾,把装配流程图展开:“文瑾,装配一致性就靠你了。每枚弹的真空管、陀螺仪都要校准,我给你设计了两套工装——一套是‘筛选仪’,用电池通电测增益,低于55dB的直接淘汰;另一套是‘陀螺仪定位台’,通过水平仪和刻度盘,把主轴偏差控制在0.1°以内。”
姜文瑾拿起工装图纸,眼睛亮了:“有这两套东西,校准效率能提三倍。另外,我想加个‘动态测试环节’把装配好的弹固定在模拟飞行架上,用载机雷达的信号模拟照射,看舵机会不会跟着信号偏转,这样能提前发现装配问题,不用等到实弹试射才知道。”
“必须加。”方文立刻同意,“从去年研究院招来的那批大学生中抽10个出来,培训成‘装配组长’,每个组长带3个工人,严格按流程来。先装阳极,再装接收机,最后校准陀螺仪,一步都不能错。还有,弹体的通风孔要统一用冲压机做,手工钻的孔角度偏差太大,散热效果不稳定。”
方文和三人讨论到傍晚,确定了项目实施细节。
最后方文安排道:“则善,你下周把半导体分厂的生产线搭起来,优先出二极管和电阻,月底前要交第一批产品;端阳,生产线改造和材料统筹同步推进,下月初要产出100个合格的阳极;文瑾,工装设计和人员培训要快,下中旬就要能开始装配。”
他顿了顿,看向三人:“咱们现在缺材料、缺设备、缺熟练工人,但这种制导武器,早一天量产,前线就能少牺牲些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找我。而我,也不会闲着,目前生产急需的紫铜和白银材料我来解决。”
会议至此结束,3人从方文办公室离开。
此时已经深夜,方文却还没有去休息。
他拿出采购清单。
目前需要紫铜5吨,银锌电池的银箔200公斤,还有做陀螺仪主轴的铬钢。
如果在和平时期,这些东西都很好弄。
可在战争年代,侵略者占领了华夏最富饶的地区,掠夺了大量资源,这些物资就非常紧俏了。
即便是西南还没有遭遇战火的地区,一样变得物资匮乏。
方文没想过从国内采购,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国外。
最好的供货地,就是美国。
由于欧洲已经进入全面战争阶段,方文准备向美国财团行使第三次贷款权,用贷款来一次性购买更多的物资。
因此,他准备去美国一趟,顺便把琥珀圣血十字架的能量再吸收一次,补充这段时间消耗的能量。
1940年,1月12日。
换上一身便装的方文,提着一个手提箱,带上同样提着箱子的警卫员龚修能走向泰山欧亚航班的新型客机。
这是为了欧洲高端客户准备的特殊专机。
虽然欧洲战争爆发,但有钱有势的人依然没有放弃对舒适享受的追求。
泰山航空当然是要赚这些人钱的,为此,将华山一型客机进行了改造,舱内座位少了三分之二,内部空间变得宽敞许多,配备的服务人员和各种服务标准也相应增加了。
方文将会以乘客的身份,第一个体验这种豪华航班的服务。
两人来到登机梯前,空乘服务人员微笑迎接:“总经理好。”
方文摇头:“记住,现在我是乘客。”
空乘连忙改口:“旅客你好,请登机。”
随即,方文和龚修能走上登机梯,进入飞机中。
“乘客你好,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谢钰雯,很高兴为你服务。”
方文看着面前的空乘人员。
是公司的第一批空乘人员,属于元老级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