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2)
第四十三章
初二一早,李婷一家出门了,他们要回小姨夫的老家,要住一晚,初三回来。
方晴又没能睡懒觉,她送小姨一家出门,打着哈欠对吴卓胜挤眉弄眼,昨晚没拷问出来,等他回来,接着拷问。
吴卓胜困得眼皮子都擡不起来,对方晴淡淡地笑了笑,她要是能问出来,算她厉害。
昨晚方晴和方雨的夹击,问出来两点,那个女孩子是三江人,在上海打工;不是吴卓胜的同学和朋友,是家里人都不认识的。
吴卓胜逼着两姐妹答应,就连这点信息都不能跟家里人说,不然就揭发她们俩小时候把花瓶打碎,让他顶罪的事。
吃完早饭,方晴实在困得不行,又睡了个回笼觉。她感觉才眯了一会儿,就被江铮拉起来了。今天他们要去吃酒席,外公的一个侄孙女结婚。两家是远房亲戚,好些年没联系了,五年前,两家人都回乡祭祖,才又联系上了。
方晴好好地给她和江铮挑选衣服,她穿浅驼色毛呢大衣,江铮是黑色大衣,她还想戴一条小方巾,不过,怎么系都跟大衣不搭,想了想,把方巾系在把白色挎包上。
方晴全身都是店里的衣服,江铮看了看,欲言又止。
她知道他在想什么:“难道我会把生意做到人家婚礼上吗?”
婚礼也是个社交场合,不少亲戚都知道他们在卖衣服,卖衣服的当然要穿得像模像样才行。不是她自夸,她能把店里的衣服穿出感觉,也是给店里打个活广告。
“你们就穿这么点?”外婆一看就摇头,“外面在刮风,换袄子。”
“不冷,呢子大衣很厚。”说着话,走到院子,一股妖风迎面而来,方晴硬挺着没有缩脖子。
就作妖吧。外婆忍了忍没开口,过年期间,不兴骂孩子。
出了巷子,方晴说打车去饭店,外婆舍不得钱,公交车八毛,四个人三块二,出租车起步价都是五块。
方晴指着路过的一辆公交车,满满当当,一根针都插不进去。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新衣服,别挤一趟公交车下来都成梅菜干了。
不过,过年出租车也紧俏,都不打表了,一口价,爱坐不坐。等了快二十分钟,终于打到一辆空车,方晴和外公外婆坐后排,江铮要付钱,坐副驾驶座。方晴冻得不行,不停地搓手。
“还是自己买辆车方便。”她跟江铮说。
江铮:“今年可以的话,就今年,你抽空也去把驾照考了。”
外婆眉头直跳,搬新家就花了两三万,又想买车了,一辆车没个十几万能买到吗?
她还是没忍住:“钱多烧的,我是不管你们两个的钱,我们不惦记,但是不许乱花。”
方晴知道外婆是为他们着想,笑嘻嘻地说:“我们要是买了车,你和外公坐不坐?”
外公忙说:“我是要坐的。”
外婆瞪他一眼:“你们多走几步路,还能累着?”
方晴认真地点头:“累啊,坐车多好。”
外婆语塞,跟这些没觉悟的人懒得多说。
办婚礼的饭店门口停了八辆车,都扎着彩带,头车上还贴着喜字。
外婆“噢哟”一声:“现在办婚礼都这个排场了。”
方晴结婚的时候也租了车,只租了五辆车,都花了不少钱。
进入婚礼厅,有亲戚已经到了,看到外婆外公,热情地招呼他们过来坐。
“小晴越来越好看了,小江真是一表人才,郎才女貌哦。”
“听说小晴在商贸城开服装店,生意怎么样?商贸城的人比商场还多,小晴一个月挣不少吧。”
好些亲戚一年也见不到一次,方晴都叫不出名字,陪着外婆寒暄一圈,方晴拉着江铮找了个位置坐下歇口气。
坐在旁边的芬表姐把装着瓜子花生的盘子推到他们面前:“这瓜子炒得香。”
总算有个方晴认识的亲戚了,她吃着瓜子,跟芬表姐闲聊起来,忽然,感觉到有人在看她。
是张会计的妈妈,就坐在对面桌。
芬表姐也看到张妈了,擡擡手打了个招呼,张妈木着一张脸,点头示意。
张妈怎么老了这么多。
“你们认识啊?”没等方晴回答,芬表姐自顾自往下说,“她也是可怜,儿媳妇是那种人。”
同桌的人似乎也知情,立马凑过来:“你们都知道了?要我说,也是活该。千挑万选,以为选了一个软柿子。看人家小郑是农村来的,家在山里沟,穷,又要求着婆家安排工作,她把小郑当下人一样使唤,小郑不简单,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句怨言没有。”
芬表姐瘪瘪嘴:“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折腾儿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