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2)
方晴给婆家打了个电话,报平安。魏三妹有些哽咽,但语气还是淡淡的,背后是赵丽在嚎啕大哭,老四赵言在安慰她。
江铮这一觉睡得甜,十几个小时,醒来一看时间,凌晨四点,他肚子饿得咕咕叫,起床去厨房找点吃的。方晴还在睡,他没开灯,借着月光,看到梳妆台上放着一个保温桶,打开一看,最上面是小笼包,中间是凉拌猪头肉和番茄炒蛋,最
三江市这次遭灾的地方不少,有几个街道还有居民死亡。和平巷所属的街道没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降到最低,抗灾有力,被市里评为优秀街道。居委会把方晴和江铮小两口推出去做代表,两人一个在街道抗洪,一个在江边抗洪,经得起表扬。接连两天有报纸电视台的媒体来采访拍摄。
晚上,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外婆还打电话提醒方雨记得看新闻,方晴和江铮出现了三十秒,全家掌声雷动。
两个主角待在小卧室,没出来,他们在算账,算下来,手里的钱不多了,囤的那些货该卖了。
第二天上午,两人去夜市,这些天,江铮在坝上就不说了,方晴也一次没来过,因为根本没法走远,到处都是积水,公交车都停运了。
不用多问,夜市的积水也不浅,铁门有一半都泡出铁锈了。刘文组织了人手清理淤泥和垃圾。
一见方晴,刘文就激动了:“我当时还跟你拍胸脯保证呢,想想都脸红。小方你帮大忙了,我采纳了你的建议,多备了几十个沙袋,起了大作用,那会儿还不严重,沙袋还能挡一挡,好多摊主没防备,东西都放在夜市,要是没那些沙袋挡住,都没时间转移,损失就不堪设想了。”
方晴可不敢把这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我就是嘴皮子动一动,刘主任你肯采纳小老百姓的意见,你才是大功臣,我们夜市的发展就在你肩上了。”
一番话让刘文心潮澎湃。清理完淤泥和垃圾,刘文暗中让工人先把方晴江铮的摊位打扫干净。
刘文买了鞭炮和花篮,庆祝今晚夜市重新开张。
方晴收拾好摊位,衣服、配件、饰品都摆上,忽然发现对面摊位空荡荡的,万花和潘贵走了?
卖馄饨的大姐说:“他们遭殃了,货全放在摊位口子当时的样子,都吓傻了。”
晚上夜市的场面跟今日的太阳一样火爆,方晴跟客人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来摊位上看衣服的人多,买衣服的人也多,跟往常看多买少不一样。女装、童装和男装都卖出去不少,方晴帮客人搭配,连带着帽子、腰带、首饰的销量也不错。
方晴和江铮分析,洪灾过后,服装、家具、日用百货是要重新置办的,这就是商机。今晚的毛利润是他们做生意以来最多的,但是,就算按照今晚的销量来算,想要消掉他们的囤货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不符合方晴的预想。
有过一晚上挣几百的经历,就会想挣上千,这是没止境的。
“我们是不是不能只盯着夜市一亩三分地,考虑一下周边乡镇?”
方晴一垂眼和江铮的视线撞上,两人交换眼神,方晴笑了:“你也是这么想的?”
江铮说:“等周边乡镇的水退了,我就骑车去找那边的商家谈。”
“什么时候能退水?”
江铮因为抗洪积极,跟抗洪抢险指挥部的人搭上线,“应该还有一个星期吧。”
方晴和江铮的指望都在这批货上,方晴以为不会有人比他们俩更着急,但她预料错了。魏三妹打来电话,开口就问他们囤了多少货。方晴不知道她从哪儿听到的风声,她当然不会实话实说,正想着怎么敷衍过去,魏三妹命令她把电话给江铮。
江铮接过电话,眉头皱起来:“嗯嗯......我知道......把电话说一下吧。”
江铮挂掉电话,方晴拿过他手上的便签纸:“谁的电话号码?”
“估计是赵叔的一个朋友。我妈可能是从赵叔那儿知道我们的情况,她说这个人做服装批发的。”
江铮出于礼貌还是打了个电话过去,谈到价钱,没说几句就挂电话了。按照那个老板给的价,不是挣多少,是赔多少。
“他以为我们的货都砸手里了,压我们的价钱,想捡个便宜。”
过了一会儿,魏三妹又打来电话,江铮跟她解释了,魏三妹也没想到那么大个老板开价这么小气,她面上挂不住,说了句“随便你”,啪,把电话挂了。
魏三妹这两通电话到底还是让方晴心态起变化了,她天天看本地新闻,看周边乡镇什么时候退水。早上一起来,发现额头上长了个痘,急出来的。
她额头上的痘消下去,本地新闻终于播报周边乡镇退水了,道路交通有序恢复。
乡下路不好走,江铮要把摩托车好好修理一番。不过,没等到江铮下乡找生意,生意找上门了。
他叫傅山,一直是做服装批发的,以罗山镇为中心,方圆六七个乡镇都有他的下家。原本,他是从广东、浙江两个地方拿货,但今年特大洪水,道路不同,物流运输停滞,后来,洪水慢慢消退,一部分路通了,但是运输费暴涨,他打听到,成品也要涨价。
傅山看着很斯文,带着一副眼镜,不像是跑山做生意的,倒像是做学问的。
“我到处打听到两位老板这儿有货,就找过来了,一看,两位不是上过电视嘛,夫妻抗洪,我心想这下找对了,两位的人品一定没得说。”
先把高帽给他们戴上,他们兴许就不会狮子大开口。方晴觉着傅山这点小心思有点意思,没有这顶高帽子,他们也没打算喊高价,不过,一切跟着市场来,也不可能指望他们做慈善,不挣钱。
他们带着傅山打车去新房,那里堆满了货,完全是个仓库。傅山看得很仔细,看了将近两个小时。房子没装修,自然没通电,这大热天,又闷又热,吹不了电扇,江铮帮他打扇,方晴买了很多冰饮,傅山连连道谢。
傅山对他们的货很满意,比他之前拿的货要好,女装、男装和童装,包括内衣裤,他都订了不少,算下来,是囤货总量的1/4。
过了两天,傅山又来了,带了三个朋友来看货。这三个老板把剩下的货包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