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2/2)
陈誊:“……”
仿佛一盆冷水浇下,把他淋得暗淡失色。
他在网上查过,凌家的财富由十几辈人积累下来,奢侈程度无可比拟,即便他日后从商,也给不了凌初年那样的生活。
“不过,”凌初年语调一转,唇角轻勾,笑意渐浓,“我很久没去过那里了,可能比不上你的天窗。”
陈誊为他的笑着迷,瞬间恢复神采,又燃起了希望。
凌初年看着月亮一点一点被乌云遮挡,了无睡意,怕被拽回恐怖的梦境中,也怕一不小心暴露出什么,被陈誊窥见他的难堪。
陈誊双手枕在脑后:“凌初年,你睡着了吗?”
“没有。”
“我也不困,那聊会儿天。”
“聊什么?”
“没想好。”
“……”
“你先转个头。”
凌初年依言,翻了身侧躺着,与陈誊的眼神隔空碰撞。
陈誊狡黠道:“这样聊天,才显得比较有诚意。”
凌初年不敢直视太久,稍微偏了一下角度,落在陈誊的鼻梁上,阴影切割衬托,显得高挺立体,又情不自禁下移,却看不清喉结上的那颗小痣。
想看它。
凌初年问:“为什么只有你的房间有天窗。”
“忘了在几年级,学了一篇课文,叫《天窗》,回家就和我妈闹,恰好老屋翻新,就给我设计了一个。当时村里就我一个小孩有天窗,等到放暑假我回来了,我朋友全部来我家打地铺,玩玩闹闹,半夜不睡,有一次把我爷爷吵醒了,你猜怎么着?”
陈誊故意卖关子。
凌初年的心思随着若隐若现的小痣浮动,他结合自身经历,试探道:“罚站了?”
“不是。”陈誊津津乐道,“他去找了一些工具,教我们做孔明灯。”
“爷爷不生气吗?”
“不知道,反正教到一半的时候,被奶奶起床抓回去睡觉了。”
“那孔明灯呢?”
“只能放到第二天白天做,然后晚上就去山坡那里放,我们一群人许愿,结果没一个实现了的。”
凌初年被逗笑了,小时候的陈誊听起来愣头愣脑,傻乎乎的。
陈誊听到轻微的笑声,被鼓励了,越讲越起劲:“我许的愿是开学考试能考满分,结果只考了98。”
“98也挺不错了。”凌初年难得安慰人,“你的那些朋友呢?”
季未白、江书书、叶阔和杨忱都是陈誊在溯州市交的朋友。
“他们都跟着家人搬走了,还小,没留下联系方式。”陈誊好奇地问,“你呢?”
“什么?”凌初年的敏锐地感知到陈誊的问题会很棘手,警铃拉响。
“从没听你提起过你在京都的朋友。”他对凌初年的事知之甚少,想要了解。
凌初年的表情淡了,连语气也生硬了不少:“我没有朋友。”
他又补充了一句:“在京都没有朋友。”
凌初年会没朋友?陈誊不相信,可他好像不愿继续说下去,便转移了话题。
不急于一时,来日方长。
“我爷爷是教语文的,小时候给我立了很多规矩,最多的就是餐桌礼仪。比如,回头筷,不能把夹到碗里的菜再夹回去。长辈先上桌动筷,小辈才能动筷。吃饭不能饭菜抖腿吧唧嘴。盛饭不能从中间舀,第二勺不能压饭。离席要同长辈说明,不能直接离开。还要背诵十二节气和节日习俗之类的传统文化。”
陈誊一个人说了一大串,却没听到凌初年的回应,但凌初年很专注,目光也确实在他身上,只是看的地方……
“凌初年,你在看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