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皇叔在上 > 第135章

第135章(2/2)

目录

两人相识多年,早已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他们是朋友,从来也只是朋友。

“好啊。”宁宸渊莞尔一笑,点了点头。

而一旁视角的宁宸渊,心中不由的一颤。

自己到底还是辜负了对方,不仅这一世,连霜朔的一世也辜负了,甚至还欠下了她一条命。

宁宸渊擡起头,看向漫天的星河,

而一旁视角的宁宸渊同样也擡头望向此刻的星空。

星罗密布,天象暗红,从他们离开宗门那日开始,每一日的星盘都诡辩莫测。

只是当时的宁宸渊太过年幼,对天象之术并不涉猎,不懂这些不祥的预警。

他听师尊说起过,那一年从三月开始天象就陆续出现不吉之兆。

若算上今次,太宗与师尊去往西山祭天,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帝君出行的祈福仪式。

说是不吉,可那一年旱涝保收,帝无抱恙,实则已是黎民万福。

在封建朝政下,百姓只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帝王勤政爱民,天下感恩上苍垂怜、盛世太平。

可天象不利到底是大事,哪怕帝王也不能不信。

凡天下大乱之事发生前,总是有所预兆的。

祭天大典,本为冬至之日举行的仪式。

太宗与太史局议事后,将之足足提前了两个月。

此时的宁宸渊看着这满天星河,只觉得明日应该又是个晴朗的日子,能多赶些路程。

月相,盈凸月。

今日十三,还有两天的行程,便是十五满月。

可一旁视角的宁宸渊看着篝火边宿营的众人,他知道恰好十五满月之日,他们会在傍晚时分到达万慈寺。

这千年,有许多的记忆已经化为尘埃,哪怕用上了“追忆香”,不重要的也不会过脑。

可那天发生的事,即使过去了千年后再回想起来,宁宸渊依旧清晰的每一分细节。

他与素问带着两宗弟子十四人,出了山前宗门沿着城外的瞳水河畔一路西南而行。

由于两人身怀宗门至宝,速度一直不低,连安营扎寨也是在水边就着篝火,吃着各自的干粮,众人十分警惕。

已是深秋的时节,沿河湿冷,策马而过,众人都披上了加冷的衣衫、斗篷。

马蹄绝尘急行,溅起无数芦花飞雪。

这一路,宁宸渊与素问的话并不多。

对方总是这样,一身青衣,心如止水,秋菊傲骨,连性子也是凉薄的。

就算过了千年,宁宸渊都不知对方当初为何会有那样的举动,完全违背了她平日的做派。

那是在他们即将到达万慈寺山脚下,偶遇的一件事。

再两日的行程,宁宸渊等人终于在晌午之后,入了剑南道。

远处山峦重叠,茂林颇深,是蜀地之貌。山野间凉风湿气,不过秋日而已,空气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丝透进骨头的凉意。

宁宸渊一身似雪的白衣,外罩了一件裘皮斗篷,胯.下一匹黄骠马。

剑南属地,乱石横生,草没马蹄,此等险地,众人的速度都降了下来。

待他们能远远眺望到山峦之处,藏在那座灰瓦古寺的金身大佛顶,天边的夕阳如漫天红霞铺过,满月已挂在天空的一角。

沿着瞳水河朝东南下游而行,顺流沿着嘉陵江又走了两日。

一行人从嘉陵江向南的一条支流进入山峦,弯弯绕绕三日后,终于进了无妄山的地界。

山涧流淌而出的溪水,在浅滩汇成了一道平缓的碧潭。

万慈寺就修建在无妄山腰上,虽偏远了些却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大寺。

宁宸渊知道自己是处在记忆里,他是千年之后的人,这些都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

他摸不到,拉不住,只能冷眼的看着一行人就这么到了无妄山。

山野间是水过草腥的泥土气息,一道沉重的钟声在山林间隐约响起。

宁宸渊擡头远眺似乎想要看看寺庙在哪里,却什么也看不到,可待他收回视线,周围的场景又有了变化。

一阵山风拂过,卷起漫天芦花。

宁宸渊正站在半人高的芒草中,四下无人。

这……这又是谁的记忆?

宁宸渊不知道,这样的视角从未在他的记忆里出现过。

周围很安静,水流,风声,却没有虫鸣与鸟啼。

以山林来说,似乎安静得过头了。

身后是一片河边浅滩,他立于一棵巨大的皂角树下。

叶片正如秋日的树木那样不断飘着落叶。

这样的视角……

宁宸渊不由的擡头四下环视,难道……

正在这时,微风撩动,芒草沿着河滩随着风不断摇曳。

一队人马出现在了宁宸渊视野里。

风过之处,宁宸渊陡然看到了芒草丛中,潜伏着数名黑衣裹身手握屠刀的人,此时正死死盯着远处的车队!

这一行人不少,一队护卫跟着一辆马车。

看路线,他们应该也是去万慈寺的。

宁宸渊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在车队中看到了几面立起的旗号【云】。

是的,云家。

宁宸渊不由的想起一段记忆碎片的读层,他曾经在谁的哪里看过这一幕。

到底是在哪里……?

宁宸渊环视,眼前的场景真的是越发熟悉。

还不待他多思考些时候,不远处的双方就已经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厮杀!

宁宸渊奔了过去,马车上狼狈的逃下来四名女眷。

两名武服模样的丫鬟正护着一位夫人,她的手中还牵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那张脸!

宁宸渊瞬间感觉自己身处寒天腊月,每一块骨头都被这股寒气刺的发凉,全身的温度都在不断的流失。

那是姚问卿!

不,那是姚问卿的前世,也是碧桃的前世。

云飞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