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2/2)
如果一定要赢,那也要是毫无干扰、顺理成章的赢。
穆老的处女座和让其风头无两的大作都因其在剧组而错过领奖时机,倒是这次显得格外重视。
以至于国内部分媒体发出:“年纪越大,得失心越重”的报道。
沈步青无意间看到,不免蹙眉,她知道,这是因为这部电影恰合了穆老与其夫人作为灵魂伴侣的隐喻,是缅怀故人,也是惜别知己,是诉说爱意,也是感恩遇见。
她正要回复什么,未等付沛制止,相类似的帖子倏忽消失无踪。
她怔愣片刻,想起如今有这能量的怕只有怀杉影视科技公司,不免轻轻伸手点了屏幕两下。
付沛直觉沈步青的情绪有向好趋势,却有些不明所以。
本次除了提名主竞赛单元奖项中的金熊奖、最佳导演银熊奖、最佳剧本银熊奖以外还获得其他单元奖项中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提名。
这些奖项,纵使只是提名也已是中国电影的荣誉。
整个团队中只有作为原著作者和编剧之一的沈步青称得上是个流量,其粉丝自然担任起了主要的奔走相告的宣导力量。
可惜在国内,国际电影类奖项除了奥斯卡和戛纳,其余的A类电影节属实没有太多的知情人,穆老难得想高调一把,却要苦于关注度不高。
而这个问题,在电影成功斩下主竞赛单元内“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剧本银熊奖”以及穆老再次斩获“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后迎刃而解。
海内外哗然一片。
距离穆老上次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的最佳影片类奖项已经整整过去十年,其耳顺之年再次出山又再次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大奖着实让人赞叹一句宝刀未老、天资难弃。
而沈步青,虽然“最佳剧本银熊奖”实际是和宁叙言共享的,但是作为一个写作届彻头彻尾的新人而言,首部问世的作品直接斩获这样的奖项,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说这样的起点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终点也不为过,人们一方面感叹沈步青的运气也太好了,一方面也不由对其跨界的成功转身感到肃然起敬。
更何况在粉丝眼里,作为原著及编剧的她更容易被看到、被美化,一时之间纵使宣发团队并未积极下场也自有粉丝及路人安利、宣传。
宁叙言转发一条通篇夸赞沈步青写作能力和解析其作品的文章艾特她工作室官方号道:“恭喜!”
这态度倒是博得一众网友好感来。
沈步青工作室答复:“同喜!”
“在利益面前,我只看到两人的惺惺相惜。”
“都说文人相轻,这两人的互动短短四个字就能让我这个古早综艺粉磕生磕死。”
“关于我那垂死的CP又攻击了我。”
“CP粉圈地自萌哦,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发布会现场的维护都说明两人是很好的朋友,相爱容易相知难,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神仙友谊哦!”
“宁老师尊重沈老师,无论是作为合作伙伴还是对手,君子如兰,大米们记得这份情。”
“没有宁老师也没有这么好的呈现,电影获奖的实绩上有宁老师一半的勋章!”
沈步青的几个站姐和大粉年纪相对其他流量明星的粉丝而言大一些,也更理性化,不会在正主没发言前替正主澄清或者下定论,发言相对谨慎,避免冲突的同时也很好的维护了网络言论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