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搞基建,我是认真的 > 大雪

大雪(1/2)

目录

大雪

宣仪元年十月廿一,西召府今年的初雪洋洋洒洒地飘落在这片饶有生机的大地上,覆在尚未发芽的麦地上、覆在潺潺流动的河水上、覆在百姓依旧低矮却不再破败冰冷的屋顶上。

场雪落下的时候,整个西召府除了衙役走商都沉静下来,便是天不亮就开始锻炼的衙役们都没能吵醒沉睡中的人们。

这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老人家中烘着暖和的炭盆,和衣缩在一旁,一脸满足地同身旁的孙儿说着话:“咱们这地儿在人家口里是苦寒之地,可再怎么说旁人也没有经历过咱们的日子。”

“我还记得,一到冬天,家里娃娃都窝在家里不出门,家中御寒衣物不够分,往往是谁要出门了,便套上一件御寒的衣物,这衣物还没那么保暖——剩下的人就窝在家里床上。”

“不吃饭也不行啊,你阿爹冬日里还得出门替人扛大包,冻得不行赚得又少,可买办法,若是不去干活,家里就断粮了,更不好过。”

“咱们这样冬日里能有工做的还算好,大把大把想做工都没处做的,只能活活等在家里挨饿受冻,那村子里冻死的、饿死的,不说遍地吧,一个村里总有那么好几家。”

老人感叹一句,火光映照的沧桑面孔隐隐含着悲悯,浑浊的眼睛中夹杂着泪光,喃喃道:“每年都有人死啊。”他亲大哥就死在某个无能为力的冬天。

孙儿年纪小,可也受过冬日不能出门的苦痛,没想到,冬天出门比不出门还要痛苦,甚至可能丧命。看见阿爷难过的模样,孙儿哼哧哼哧想了半天,安慰道:“今年可好了,咱们今年就不会出事了。”

“是啊。”老人抹了抹眼角的泪,脸上又笑开了,“若不是王爷和林大人,咱们的日子也不会变得这么好过。”

若不是王爷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炭和毛线衣,他们根本过不上这么温暖的冬日,坐在火盆前烤火的时候,他感觉以往那些艰辛岁月似乎一下子和自己拉开了差距,有种似梦非梦的虚幻。

这样的想法西召府许多百姓都有,以往冷冽残酷的冬天忽然变成了一个温暖柔和的模样,让人不自觉有些恍惚。

“木炭可发下去了?”衙门中,林晚修同施伊蒙询问木炭分发的事情。

早在木炭坊的人从西召府回去时,林晚修便委托他们给自己送上几车炭来,那时候想着七八车就顶天了,没想到太合府又开了几家炭坊,产的炭愈发多,这次给自己一下子送来了二十车木炭。

当然,对比一个府城的体量,二十车炭也远远不够多,可最起码能保证那些随时会被冻死的家庭熬过这个冬天。

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就好了。

施伊蒙拿着记录册汇报,这几个月在林晚修身边做事学习到不少,整个人犹如脱胎换骨,一下子从稚嫩不知事的小少年长成了男人,看起来愈发夺目。

“年入五两以下的百姓已经尽数领到炭;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按照人头也全数领到;其余炭按照一户十斤的定量卖予城中百姓。”施伊蒙最后做了总结,“共一万斤炭,全部分发完毕。”当然,这是除去木炭坊特意给林晚修二人送的果香炭外的数字。

“很好。”林晚修不吝夸赞,“这个冬天你叮嘱木大人多多派人在城中及周边村庄巡逻,若是发现有人因寒冷体弱生病,就直接送去林院长那里,一切以百姓姓名为重。”

“是!”施伊蒙面容严肃地应下来,他看着林晚修的眼神充满了濡慕。

要说在西召府衙中谁是离大人最近的人,那非施伊蒙不可。正是因为自己跟在大人身边做事,才更能体会到旁的百姓体会不到的魅力,那是一种大权在握却又宽厚仁德的慈悲心肠,令人无不拜倒在这人的独特魅力之下。

“令堂身体如何了?”公务处理的差不多,林晚修问起了私人问题。

当初这一批无条件招收进官府的人,他后来都做了背调,加上给大家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择选出了好几个不认真工作的、以公谋私的、别有用心的人,,一律不听辩解全给踢出去了。

也因着这个雷厉风行的举动,衙门里的人都知道大人只是看起来温温柔柔,其实骨子里是最是非分明的,一旦触碰到他的底线,他是丝毫不会给人情面的。

但同样,大人对自己的下属也十分体恤,只要工作认真,什么赏钱啦、毛衣啦,都不吝啬地给了衙役们。最让人感觉到窝心的是大人心中有下属的事儿。

有一回,大人忽然招一个同僚进书房,说了没一会儿,这位同僚眼眶红红的出来了。一群人上去问大人说了些什么,这人没说话,许久才蹦出一句:“我这辈子就赖定大人了。”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人的母亲年岁已高,身上病痛不断,大人请了王爷身边的贴身医护去给他娘看诊,开了很贵的药,让他娘平日里好过不少,也安了他一颗孝子心。

听见大人问起自己娘亲,施伊蒙绷得紧紧的小脸也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天真的笑容来:“娘近来身体恢复的很好,大人给的膏药好用极了,没抹几天娘的腿就大好了!”

“只是,”施伊蒙想到娘说得话,脸色有些迟疑,擡起眼皮瞅了瞅林晚修,瞧着有点小可怜的模样。

林晚修笑了,摆摆手说:“但说无妨。”

“对不起大人,我娘要参加赵小姐的商队做账房,不能来帮大人了。”施伊蒙觉得很不好意思,当初大人送膏药去的时候就说,娘的身体若是好起来,能去官府做个女书吏,专门管着官府的账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