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搞基建,我是认真的 > 分田

分田(2/2)

目录

“说是能提高田地产出,咱们也不知道是什么,许是口子里(指除去边疆几府的其他煜朝府城)的东西吧!”

“这田地咱们祖祖辈辈种了多少年了,可没听说能有这样的东西,真是新鲜。”村长儿子有些不相信,可想到新来的大人所作所为,又觉得万一这肥料真是个好东西呢?

“我这不是想着,齐家本来田产就高,把齐家小子送去瞧瞧,若是真有用,那可是咱们村的福气。”

村长儿子点点头,心中偷笑,虽然自家老爹总是对大齐横挑鼻子竖挑眼,可心里头是惦记着的,不然也不会纵容自己接济大齐父女,这不,一有好事儿就先想着大齐了,嘴硬心软的老头子!

第二天,村长带着自己登记好的记录册,和大齐一道走去府城。

村长絮絮叨叨了一路,反反复复说些让大齐好好过日子的话,又拿出齐柳叶说事儿,说你女儿快到成亲的年纪,你不给她踅摸个好人家以后怎么办云云。

往常大齐最不耐烦听这些,总是嘴上说着好好好,逃也似的奔走,今日逃无可逃,只能认命地听着这小老头的说教。

很快,二人就到了官府,验证了身份后,二人被请进了议事厅,村长一进去就看到好些熟悉的面孔已经坐在里头了。

怕耽误时间,二人赶紧落座。

不一会儿,张会生穿着一身方便行动的袍子进来了,他直接走到中间案桌上,拿出书册开始整理各村村长登记的分田信息。

“小陂村。”

“大人,这是我昨日统计好的人,请大人过目!”一个胡子拉碴的老人赶紧捧着记录册,上前递给张会生。

议事厅里静悄悄的,只有张会生和村长一来一回的问答。

张会生负责的仅仅是直属西召府的村子,其他村子则由各县县长负责分田,任务量不大,加上他现在身体也比以前好,很快就把需要分田的人数及分发的田亩确认完毕。

“辛苦各位了。”完成了工作的张会生面色也柔和下来,“咱们虽然完成了初步的分田工作,可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种子种下去,侍候好田地,下来大家跟我去拉粮种。”

众人哪见过“大人们”这么和颜悦色的模样?纷纷诚惶诚恐地站起身,二话不说跟在张会生身后走。

“对了,每村负责沤制肥料的留下来,一会儿会有人来给你们说如何制作。”

“呼啦啦”一下子,议事厅少了一大半人。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大家也不敢坐在座位上,更不敢说话,都呆呆地站在原地。

“各位,怎么都站着?快请入座。”

一道低沉悦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定睛一看,一个穿着官袍,气度非凡的年轻人站在议事厅门口,微笑看着他们。

看看来人身上的官袍,再傻也知道来人的身份,便是心中再怎么嘀咕大人的年纪,几人还是马上跪下,恭敬道:“参见太守大人!”

“起来吧,本官方才有事,来得稍晚一些,见谅。”林晚修擡步坐到前头,“各位久等了,快入座吧!”

大齐立刻就入座了,还犹豫的人见有人入座,也纷纷跟着坐下。

林晚修不着痕迹看了一眼大齐,温和道:“今日请大家来,是同大家聊聊天,莫要紧张。”

谁能不紧张?林晚修也知道他们不可能很放松,继续说:“诸位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我想问问,如今西召府的田地产出如何?一亩能产多少粮?”

不管是农耕时代还是后来的工业时代,粮食永远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如果一方父母官连自己的百姓都养不活,那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对西召府的百姓来说,什么都不如填饱肚子重要!

“回大人,我们小陂村每亩能产一百二十斤小麦,若是侍候的好,能达到一百五十斤。”小陂村的汉子坐的离林晚修最近,当下就站起身回话。

“这产量算不得高,难怪咱们西召府的百姓都吃不饱饭。”林晚修面露怜悯,“若是有什么办法能提高产出,这西召府就不会再有人处于饥饿之中了,今日把大家喊来,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

“诸位都是村中种田最厉害的人物,想必你们也有自己的法子,大家不如都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提高自己田产量的。”

众人七嘴八舌将自己的法子毫不保留地说出来。

大家的法子都大差不差,皆是将土进行疏松、及时补水等,倒是那个名叫齐壮的男人,说的让林晚修耳目一新。

“大人,我在种田时就发现,这田就似人一般,需得好吃好喝的侍候,才能给咱们长出好粮食。因此,我还会给自家田地吃些不同的泥土,”齐壮面色犹豫,还是说了:“不怕大人笑话,我有时候给自家地浇些粪水,有时候有用有时候还会害死粮食,但没死的那些往往都长得好。”

粪水?多恶心啊!

在座众人听了这话,没忍住露出嫌恶的表情。

林晚修倒是很惊喜,这人已经发现了粪水的重要作用,只是缺乏合适的比例去制作农家肥,才会造成时好时坏的的产出,若是能控制各物比例,必定能做出合适的肥料。

“大家对如何提高田产都有自己的法子,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本官手上也有一个法子能提高田产,这法子本官送予你们。不过,”林晚修大手一挥,“从今日开始,诸位根据本官提供的法子进行肥料沤制,若是能制作出更好的肥料,本官大大有赏!”

“多谢大人!”

林晚修带来的肥料方子是很简单的农家肥制作,需要粪水等物,沤制时间也长,需要近两个月。加上前期挖坑、收集废物等准备工作,前前后后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肯定是赶不上这一批小麦种植了,只能等制作出来,用在春小麦和棉花上。

当然,种田本就是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情,需要耐心等待。相对的,你付出多少,土地就能回馈给你多少,林晚修不在乎前期的投入,长久来看,改善土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改良粮食品种都能给这片土地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田地需要养分,年复一年,西召府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好,林晚修坚信,总有一天,他能让西召府百重现“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