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年(1/2)
赵丰年
宣仪元年八月初五,西召府太守周封因贪墨银钱、管理不利、纵容恶商做大等一系列罪名被押解至京城,交由大理寺审理,同日,西北辖地新上任的术远王接管西召府府衙,任命麾下林晚修为府衙代管人,接手西召府一应事宜。
当然,这一引起西召府上层震动的人事变化并没有引起底层百姓的注意,大家整日为了生活奔忙已经很辛苦,谁还会去在意上面坐的是谁呢?就算是换了太守,又能比原来的好到哪里去?
在长久的镇压下,普通人早已经麻木,南边和煦的春风永远吹不到苍凉的北部荒漠。
而最让百姓关心的,是周家被抄家的消息。
周家手上掌握着西召府七成的商铺田地,拥趸无数,多少小商人为了跟在周家身后吃香的喝辣的,每年要把自家一半盈利“孝敬”给周太守。
这些是能跟周家挨得上边的,能有口汤喝,西召府还有无数接触不到周家的小商户,为了能保住自己的生意,到处给衙役送礼,只求衙役在“保街巡逻”时能放过自己一把。
因此,西召府经商环境是很差的,甚至民间传言,宁可啃草皮、不做商家子,便是一辈子待在村子里,总不会有人无故害他们性命。
周家倒台的消息带给商户们的震惊是极大的,有些消息灵通的,又和周家关系密切的人都准备卷铺盖跑路了。
西召府西城,一处大院子里,一群人背着包袱惶惶不安地站在院子里,一大早他们就接到通知收拾东西要离开西召府了,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迫使他们离开西召府的事情,必定是大事,有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已然要哭出来了。
屋内,一对夫妻正在边收拾边闲谈。
“丰年,发生何事了?怎么突然要走?”说话的是个温婉的中年女人,没有多漂亮,气质却叫人如沐春风。
被问话的中年男人名叫赵丰年,赵家是西召府仅次于周家的第二大商户,主要经营成衣面料等生意,在西北地区开了好些铺子,因为价格公道实惠,生意很是不错。
赵丰年看着青梅竹马的老妻,心中升起歉疚,早年为了给妻子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搭上周家的线,与豺狼为伍,想着借周家的势多赚些银钱,过两年举家搬迁去口子里,就能彻底摆脱这荒凉落后的地方了。
地方他都选好了,就在临江府,那里风景秀丽,女娘个个风姿绰约,穿得衣裳也好看,到时候他定要日日给老妻穿好看的衣裳,女儿也能找个好人家嫁了,再不必受周家的骚扰。
可没成想,好日子还没过上,他们先要因为周家犯的罪被迫过上苦日子了。
“茵茵,我对不住你。”男人拉过妻子的手,细细摩挲着,“先前你警戒我少与周家深交,我没听你的,如今是要尝到恶果了。”男人将周家的事情一一道来。
范茵茵心里恍然,看见丈夫一脸的愧疚,笑着安抚:“丰年,你已然做的足够好,既没辱没赵家先祖的寄托,也没让我们母女受委屈,我心里知道,你和周家交好全然是为了我,为了孩子,我们不会怪你的。”
“但是。”范茵茵冷下脸,周身冷冽的气质让赵丰年回想起妻子生气的模样,心下惴惴,“赵丰年,你往我匣子里放这个做什么?”
范茵茵拿出一张纸,赫然见纸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地契。后头还盖着临江府的印信,是赵丰年在临江府置办的宅子。只是,这宅子的所有人,是范茵茵的名字。
范茵茵一向聪慧,家学渊源武艺高强,年少时就跟着赵丰年走南闯北开辟生意线,同一般后宅女子不同,她见多识广,对男人的心思也揣摩得十分准确,看见匣子里地契的时候,她就知道赵丰年打的什么主意了。
这人想把他们送到临江府,自己留在这应对新上任的王爷。
“临江府是个好地方,你们去了便是不做生意,钱也足够花销了。”赵丰年赔着笑,还想隐瞒自己的打算。
“赵丰年,难道你将我藏于后宅多年,就是打了日后欺骗我的主意?”
这话赵丰年哪敢应?当下委屈地说:“茵茵,你又故意气我。”像极了年轻时依偎在妻子腿上撒娇的模样,“你还不了解我吗?干什么说这话让我伤心?”
范茵茵了解赵丰年,赵丰年何尝不了解她呢?知道妻子最吃这一套,是撒娇示弱样样都来。
范茵茵见丈夫这个样子,态度也软化下来,淡淡说:“说说你的打算。”
赵丰年确实是想把家里人都送到临江府去,他自己是走不了的,周家的家财算计有十分,他参与了五分,根本不可能逃脱王爷的法眼,只能趁官府还没清点到他头上,让妻子带着孩子去临江府避难,一旦离开西召府,换个身份隐姓埋名好好过一辈子是没问题的。
“茵茵,此趟南去,我们必须有一人跟着,想想女儿,离开了你她怎么办?”赵丰年揽过妻子瘦削的肩膀,“我给你们留了足够的银钱,过去了就好好过日子,再也别提西召府的事情了。”
提到女儿,范茵茵冷俏的脸动容了,他们夫妻二人半生漂泊,因着早年落下的病根,范茵茵生育不易,三十岁才得了一个女儿,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恨不得时时把女儿拴在身边。
说来也奇怪,他们夫妻二人姿色皆是普通,可生出来的女儿却长着一幅天仙般的模样,不夸张地说,赵丰年看过那么多女子,没一个能比得上自家女儿的。
放在几年前,赵丰年还时常带着女儿出去玩耍,显摆显摆自己的好闺女,可随着周彦的到来,他实在怕女儿被祸害,只得将闺女藏在家中,妻子也彻底甩开外头的生意,专心在家带孩子。
仔细说来,赵丰年心里对王爷还是存有一丝感激的,若是王爷不来,他只怕自己守不住唯一的女儿。
“临江府民风开放,对女子多有宽容,茵茵一身好武艺,也不怕被人欺了去。到时候给女儿找个好人家,我们就能放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