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搞基建,我是认真的 > 日常

日常(1/2)

目录

日常

年底,坎儿村外出的人都回来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

“嫂子,做饭呐?”童秋阿娘的声音温温柔柔的,站在林家院子门外喊了林老娘一声。

“谁啊?”林老娘打开灶屋的厚重布帘,瞧见童秋娘,惊喜地笑了:“妹子,你可算回来了!前两日我们聊着还说要是再不回来,大雪封山可就来不及了!”

“可不是嘛,我还说你是太久没有出去,要在外头过年了!”隔壁田婶儿听到声音,出来一看是童秋娘,也乐了,大嗓门直接开始吼了,“妹子你等一下,上回让秋哥儿给我带的东西还没给钱这小子就跑走了,我回去取啊!”说罢赶紧回去拿钱了。

童秋上月去了仲溪府,因着南边的路安全着,就把自己娘亲和妹妹带上了,说是让他们去仲溪府玩玩散散心,吃些不易带的当地名贵小点。这一走就近一个月,前几日下了一场小雪,村中妇人在一块纳鞋底时还聊到了他们,生怕童家人今年回不来过年了。

童秋娘姓张,人们都叫她张娘子。童秋刚刚满三岁就没了爹,张娘子拖着大肚子带着儿子艰难度日,没人要的烂菜叶她也宝贝般的抱回去吃,不夸张的说,童家周围百米内地上连草都不长,都让张娘子当成野菜带回去了。

这么些年,多亏村中人接济,张娘子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小孩,竟也让二人好好长大了,如今童秋更是成了炭坊外销处的一把手,据说炭坊要在仲溪府开铺子了,到时候童秋就是铺子掌柜了。

张娘子笑着,往年一到冬天就生冻疮的脸如今却干干净净,还红润光泽。

“田嫂子就是太客气了,随手的事情,要什么钱呐。”田婶儿托童秋带的是孙女的发带,仲溪府特产的丝绸,一根得要几百文呢!

若不是如今日子好了,谁会拿这么多钱买个不能吃的东西?

“田嫂子向来明事理。”林老娘接话,见张娘子手上拿着东西,被布巾盖着看不出是什么,道:“大妹子进来坐坐吧,外头忒冷。”

“不了,刚刚回来,要趁着还没下雪把屋子洗刷洗刷。”其实也没什么可洗刷的,村里刚刚建的水泥房子,都干干净净,只是这会儿是饭点,张娘子可不好意思进人家屋子,“嫂子,这是仲溪府的吃食,叫什么火腿,切片炒着吃、炖肉吃都很不错,我给你拿一个来。”

见张娘子直接把篮子递过来,林老娘有些不好意思,接过来说:“那你等等,我去卸了。”转身进灶屋把火腿拿下来装进挂在横梁上的竹篮中,又拿了些林晚修带回来的点心吃食放进去,将布巾盖上,拿出去给张娘子。

张娘子正在推脱田婶儿给的铜板,怎么都不肯接,直说:“嫂子,你要给我我可要生气了,那我前些年在你家吃的米面,可怎么算?”

“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婶婶,童秋都不一定能长这么大,他孝敬你是应该的,你这样同我生分,我心里不好受。”张娘子语气温柔,可话里的坚决是不容置疑的。

张娘子都这样说了,田婶儿也不好意思再塞钱了,笑着说:“秋哥儿人厉害本事大,以后过得定会越来越好,我就厚着脸收下这发带了。”

“就该如此。”张娘子接过篮子,感受到篮子里头沉甸甸的,怕是有不少东西,心里头温暖,村中人都很淳朴,你对她好一分,她恨不得百般回报,“两位嫂子,我先走了,家里还等着我收拾,明天都来我家玩玩啊!”

“好嘞,你可得备好茶水啊,我要坐一天的!”

“想坐多久坐多久,我给你们准备的好好的!”

待张娘子走远了,田婶儿小声问林老娘:“妹子,我昨日瞧见你家里来了个客人,看着气派得很,是修哥儿的朋友?”

“是啊,他家里远,一个人在安阳镇上待着没啥意思,修哥儿就请人来家里过年。”林老娘脸上笑容更甚,家里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自从两个孩子去了镇上,一起回来的时候少之又少,昨日修哥儿和环姐儿带着燕大人回来,家里一下子就暖烘烘的。

“真好,家里人多热闹,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才好呢!”田婶儿家里人本来就多,小孩子多,家里常常鸡飞狗跳。隔壁林家就不一样了,只有两个孩子,也是因为穷,家里总是冷冷清清,今年这个年过得可是好了,总算热闹一番。

“是啊!”林老娘知道开年后孩子们就要离开,是万分珍惜当下能同子女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将这个年过得热热闹闹,“不说了,锅里还炖着菜呢!”风风火火又进了灶屋。

林晚修房间里,燕子沐正坐在桌边拿着一把剪刀裁纸。

“晚修,这剪纸也没甚难的。”燕子沐得意,他已经剪了好几个福字了,都堆在桌上,一张张摆开,倒是有模有样。

“是子沐厉害。”林晚修正在写对联,擡起下巴看了燕子沐一眼,脸上露出笑,“我可怎么都学不会。”

“嗨,我是习武之人,只要是做东西啊,就难不倒我。”燕子沐认真盯着手中的纸,还不忘安慰林晚修:“你的字写得就比我好多了。你写了多少了?”

今年家家户户都起了新房,少的房屋扩了三间,多的那就数不清了,十几间的都有,因此要贴的对联就更多了,林晚修只能早早就写起来。刚入腊月,村上人就把红纸准备好了,昨日林晚修一回来,大家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上门请林晚修写对子。

没有人会在安阳镇上买对子的,大家都说,林晚修是福星,给大家送福的,林晚修亲手写得对子,那是有安民保宅的作用的,没见去年大雪压塌了那么多村子,就他们坎儿村一点事儿没有吗?

林晚修对此哭笑不得,只说自己没那么厉害,都是村上人勤快,时时扫雪,又有木炭的帮助,才能避免一场灾祸。可木炭哪里来?不还是林晚修造出来的吗?因此坎儿村人还是对林晚修是福星一事深信不疑。更别说今年家家户户赚了大钱,更是相信林晚修是他们村的贵人,不管家里有几间屋子,都把红纸备好让林晚修写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