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1/2)
辞别
煜朝永宁十四年,太合府治下安阳镇县令公孙捷收受贿赂、尸位素餐,造成一千一百人溺于雪灾,押送京城判处抄家斩立决,此中受益者情节严重者判处流放;情节稍轻者判处罚款并施以奴籍。
自此,这个盘旋在安阳镇百姓头顶的黑云终于散开了。
新派的县令还没来报道,安阳镇一应事务交由七皇子燕子沐处理,暂不收回七皇子监察御史的职位。
随着天气一日日变好,周边村子不过七日就清理完残局,由各村村长来县衙汇报:此次安阳镇大雪,受灾者超两千余人,其中一千余人死于雪灾,一千五百人丧失家产。
安阳镇县衙议事厅。
燕子沐端坐在上面,静静聆听手下人的汇报。
“共五百余户房屋倒塌,千余人无家可归;商户中独布庄受灾严重,粮商其次,损失共计逾十万两银;官道及驿站损毁较轻,倒是马匹受灾严重,伤亡马匹共计五十匹。”
“一共损失多少银子?”
“共计约二十万两银。”
安阳镇上赋税一年也不过七万两,此次损失称得上巨大。若不是来此处安置灾民的是燕子沐,数额如此庞大的赈灾款不一定能落到百姓头上,此次的灾害将让安阳镇百姓五年都缓不过来。
“拟呈上来,派人送到府尊手上。”
“是。”
如今的安阳镇经过一场灾祸,已经是千疮百孔,百姓病的病弱的弱,就连商户铺子都开不下去,一时间,整个安阳镇陷入低迷。
燕子沐外家是余家,对如何经商是了如指掌,便是让他骑马打仗,他也能于万人中取敌首级,可如何治理一方,他却无计可施。
虽贵为皇子,因着从小就被养在偏殿,从未学过治国之法,此刻面对安阳镇上经济萎靡、民生凋敝的现状着实一筹莫展。
“诸位说说,接下来该做什么?”燕子沐看着
现在的县丞和县尉等一干人都是前头那个县令留下来的,溜须拍马个个是好手,真正要干活的时候就抓瞎,没一个有能力的。
“大人,如今百姓许多百姓生计难以为继,属下以为,可以从镇上商户手中多收些赋税用以民生。”县丞率先开口。
煜朝同样采取重农政策,虽不像前朝对商人那么压榨,可遇到事情一定是将农事放在前面,县丞的提议也只是延续了这个传统,无功无过。
只是如今安阳镇上受灾的不仅百姓,也有一些小商户损失惨重,若是在这种时候还要压榨商人,岂不是寒了商户们的心么?更何况,商户也是治下百姓,自是要一视同仁。
燕子沐不说话,静静等着下一个人开口。冰冷的眼神看着在座所有人,像是有刀在众人跟前刮动,直盯得人冒冷汗。,
县尉心里直骂娘,张栩这个老东西狡猾得很,把他要说的话都说了,自己该说什么?可上面人盯着,自己又不能不开口,只好硬着头皮说:“属下赞同县丞的法子,如今正是需要人手重建安阳镇的重要时期,库中存银不足,私以为可以征徭役以减少支出。”
这些人不知道燕子沐的身份,只知道这个大人是从京都来的,背景庞大,不为钱财困扰。以前的县令只要把人召集起来问问题,就是在让他们出主意省钱,此刻县尉也是这么想的,便是大人不为钱财所动,可能减少支出谁不乐意呢?
议事堂气氛更加沉默,燕子沐没有评价二位的建议,其他人更不敢随意开口,只能愈发伏低做小,头都快要低到土里。
若是林晚修在这该多好啊!燕子沐有些想念自己这位足智多谋的谋士了,本以为前头那么多人,总有几个能用得上,可现在看着,全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不堪大用。
林晚修去哪了呢?前几日他带着林环等一干人回了坎儿村。
眼见着雪灾已经过去,林晚修走前最后对燕子沐说了一句话:“大人,趁着天气还没热起来,要尽快将这些尸体处理干净,否则怕引来瘟疫。”
提到瘟疫,燕子沐对林晚修的提议更重视一些,煜朝没有经历过瘟疫,可历史上因为瘟疫而灭国甚至灭种的事例不在少数,细细追问一番瘟疫的事情,燕子沐立刻下令把尸体集中到一起焚烧。
此举引来的反响是巨大的,现在的百姓讲究入土为安,你要把自己亲人的尸体集中焚烧了,那自己爹/娘/爷奶还能找到回来的路么?有那情绪激动的甚至死死抱着尸体不让衙役拖走。
面对这种全民的反抗浪潮,燕子沐有些无力,说实话,他自己也对焚烧尸体这个行为不赞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便是死了也要埋进土里回归天地,这一下子烧成灰了算什么事?
可林晚修说了,这种大规模的死亡一旦天气热起来就容易造成尸体溃烂腐败,滋生蝇虫,极易造成瘟疫蔓延。若是百姓不同意,就派人在各地进行传讲,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一个遍,总有理智的人能理解官府的良苦用心。
“大人,将人集中焚烧后,建一个碑,上书‘此碑下者,善人也,佑安阳镇百祟不侵’。”林晚修也想到了会有人反对,早已想好措施,这种事情堵不如疏,让百姓明白官府的意图才更容易达到目的,“便让所有人都来祭拜这些逝去的善人,更是将小家化大家。”
此子乃鬼才也。燕子沐看着林晚修一脸平淡地说出如此耳目一新的话,内心诧异:这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多惊世骇俗?
为百姓立碑,这在历史上都是不曾有过的举动。可不得不承认,这个法子真有效果,在镇外某处荒地焚烧完尸体立碑后,镇上百姓日日都有来祭拜的,那些反对的声音尽数消失。
林晚修不知道燕子沐有没有照自己所说的建议去焚烧尸体,他一回到山上立刻开始忙活起来。
一般山上的春日来的较山下晚一些,有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坎儿村位置处于山林的凹谷处,此时大雪已经慢慢融化,炭窑那边靠近河流,更是积雪散尽。
可以开始烧炭了。去年村子里砍了许多木柴,全都堆在炭窑这边,因为温度低太阳小,加上积雪覆盖,木头还是湿的,正适合烧炭。
这次开窑烧炭是重中之重,新年第一批烧出来的炭是要让售炭队带出去找销路的,只有多签合同才能保证自己的木炭不受掣肘。
“修哥儿,此次共出炭一千八百斤。”侯全有些兴奋,说:“不知什么原因,这次烧出来的炭品质极高,没有废炭!”
“好!”林晚修也高兴,细细问:“尽快选出销炭的人来,待三月便能出去售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