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修心(1/2)
第24章 修心
元怿见到天凉观的观主道元真人时, 第一感觉便是,此乃真神人也。仙风道骨不虚于表面,进得身前即觉一股静心超脱之感。
“无量福, 你们来了。”仿佛等到家中小辈回来后自然的招呼, 老观主眉眼含笑一副慈祥和乐模样。
漠城恭敬拱手:“真人,弟子冒昧来搅扰,还请您见谅。”
“无妨, 这便是你的徒儿吧。”
“晚辈, 元怿,拜见真人。”她隐去姓氏报上名字, 真人却并未在意, 而是道:“前情重重皆是过往,置身红尘谁都免不了七情六欲,你放不下看不透, 亦是人之常情,贫道有一言,还请小施主听听。”
“真人您叫我元怿即可。”
“元怿。”道元真人捋下花白长须, 笑容温和:“天道自有轮回,轮回却也有人力使然。罪业终须偿, 若你想要今生债今世了,须要知, 你所报之人不仅是一人之人,一家之人, 天下苍生芸芸碌碌, 皆于之干系, 又不与之干系。”
元怿拧眉沉思, 这话里的意思她似乎没有完全明白。“真人是说, 家仇与国运相比不足一提?”那不与之干系又是何讲?
道元真人笑着摇摇头:“百姓只要安居富足,谁是皇上又有何干?然而战乱动荡却亦会使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所以这便是于百姓相干又不干,还请道长指教,我需如何做?”
“时机到时自有定数。”道元真人起身,走近元怿,仔仔细细盯着她看了片刻,“世道无常,极乱极恶便会生出极行。孩子,静待时机,勿急勿燥,切记保持一颗宽仁的心,会有你等到的那一天。”
道元真人拍了拍元怿的肩膀,离去时口中朗声念道:“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元怿听得出神,先皇和她爹都信奉道教,这《清心诀》她不是第一次听,只如今再闻,却另有一番体会。
“师父,您说的七十二路剑宗,什么时候可教徒儿?”
漠城愣了下,继而笑道:“今日你好好吃饭早些休息,明日卯时师父可要在院中见到你。”
元怿望向漠城,认真道:“师父,谢谢您。”
“和师父还说这些作甚。”漠城在心里松了口气,幸亏早些带她来了这里,自己只能传授她些武艺,这些道理还得要懂得人说,元怿自幼聪慧,他相信她一定会最快调整好自己。
元怿同漠城自此在凉城山上住下,每日天光微亮便起床练武,待到日头高升之时,她就同道观里的几名道士一同参研道义切磋武学,傍晚时分开始研习兵书谋略。以前元怿在王府里看得道士成日只会点炉烧丹讲些修习成仙的事,她嘴上不提,心里却多少觉着巧骗不真并无大用。如今住在这天凉观,才算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以前只以为天下奇才尽在京都朝堂,却不知真高人又有几个愿意踏入红尘俗世追逐虚妄功名。
黎朝尚武,历代皇帝杀伐果决且好以战养战,民生并不算十分安泰。元怿近来通读兵书道法,道家并不主战,其战争观点皆以“仁”“和”为上,每每读到此处,她便会想起自己那几位叔伯和她父亲。鲁王残暴狭隘泰王贪享安乐,都不是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六叔最肖先皇,当得开国之君却并不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守成之君。而自己那表面闲散安逸实则韬光养晦善用仁术的父王,似乎更适合此时黎朝的境况。
这般想着,她便总想起过去她爹对她说过的话,原来自己过去竟是从不曾了解过他,他的雄心抱负直至今日,元怿似乎才略有所感。每当这时她便有世事沧桑之感,若人生如书,有些孩儿可能终其一生亦读不懂父母之书。她的爹娘,亦是这几个月来听得漠城所述,回忆从前种种,才慢慢了解一二,关于她父亲的志向母亲的愿望。
可惜,她永远没有机会去向她的爹娘陈述诉说,此时对他们的理解与怀念。
夜半时,元怿还是会经常从梦中惊醒,每到这时,她便会拿过枕头旁放着的香囊,上面淡紫色的海棠花纹路仍旧清晰,而绣这花色的人却已不再。
“阿姐,我会好好活下去的。”
春暖花开之时,元怿的七十二路剑宗已完全掌握,只需勤加练习即可。每日同道门弟子听经,则是她现下最喜欢的事情,只有在那时她才可以暂放旁念,静下心来感悟天地自然。
这日用过午食,元怿取过桌上的《六韬》细细研读。此书在宗学里需入得谋善堂后,先生才会深入讲解。元怿年纪不到,还未得入堂资格,故而只通读过却并未深学。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本兵书,但近来她白日听经后再研读此书,发现其内中博大精深对治国及兵谋权论,并非自己独个儿能全部参研明白的。好在道元真人通贯古今,不懂之处还可向他请教,数月下来亦有所成。
“元怿!”
正当她准备静心读书时,房门被人一把推开,元怿讶然看向来人,“师父?你回来了!”漠城十余天前下山办事,今日一回来便直接来到元怿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