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同学(1/2)
第4章 同学
转过年来,宗学里相熟的元恪元恺都已满了八岁升入论堂,启蒙学堂里只剩元怿一个。不过她也没时间感慨周围忽然少了两个玩伴,未满六岁的陶依郡主要入学堂的消息便已传遍宗学。
“陶依不是才五岁半吗?”回府的马车上,元怿不解问道。
云卿不知从哪里淘换了一盒子花枝,正拿着往元怿头上比。元怿面庞姣好,许是年纪小的缘故还没有男儿家的粗狂姿态,正好当她的参照。
“她呀,那天来府里寻咱们,得知你我都在宗学,当下便不依了,回去就闹着也要入宗学。六王叔一听她有这念头,二话没说就应了。”换了一朵海棠戴上,云卿满意点点头,果然粉白趁她家元怿。回头给她做身花色的衣裳挂饰,定然极好看。“其实陶依不用闹,在宗学有先生管着规矩束着,可省去婶母她们多少麻烦。”云卿轻笑:“估计六叔和婶母他们巴不得这小家伙早点入学呢。”
元怿笑起来,绒长的睫毛一张一合,稚气的面庞上多了些孩童应有的可爱。“倒是像她能做出来的。”
“陶依虽然顽皮,但孩童嘛这样也不失可爱。倒是你,可以多学学陶依,小孩子家家的,学的这么老气横秋做什么。”云卿收拾起她的小花匣,单独将那朵海棠留了出来。
“我哪里比得了陶依,她顽皮些是可爱,我要作起来会落人话柄的。”
云卿轻叹,摸了摸元怿的小髻,这么多年她这个小弟弟是怎么小心谨慎的她都看在眼里,说不心疼是假的,难为她小小年纪。
“阿姐,你选中海棠了吗?”元怿年纪不大,却已很能洞察别人心思,转了话头问起云卿手中的花枝。
“对,学堂女红课里有教做花簪,阿姐想着学一学,没想到还挺不容易的。”想到学堂里饰房的女师傅板着面孔对安襄的作品给予“只堪小童玩物”的评价时,安襄鼓着脸却又不好发作的模样,云卿就想笑:“这技法当真难学,元怿你是怎么学会的?”
“就,多看师傅做,我也学了好久呢,哪里那么轻松。”元怿拿过海棠,放在鼻子下嗅了嗅。
瞧她这漫不经心的模样,云卿很有些感慨:“元怿,你好像学什么都很容易,一学就会还学的很好。”
“有吗?”元怿歪着小脑袋,似乎在回忆,好像确实没有为了读书太过烦心,像老五那样,经常因为功课挨罚,升了论堂之后,连笑模样都少了。
“我家元怿当真聪明。”云卿靠近她,“我发现同辈的兄弟中,没有比你还聪明的了。”
元怿赶紧将手指比到唇上,做了个嘘声的动作。“阿姐这话可不能说。”
云卿笑起来吐了下舌头,一向矜持有礼的郡主难得有这样孩童顽皮的一面。“我知道,父王说过勿要张扬,谦谨行事,阿姐只同你讲讲罢了。不过元怿,我觉得就算低调咱们也不能做无用之人。读书明理通识可造福百姓,习武强身健体可保家卫国,若真有用到咱们兄弟姐妹之日,咱们必当仁不让。”
阿姐鲜有同她说起这样的话题,父母都让她藏拙低调但却需用功强于自身,元怿听在心里,她明白,父母姐姐都希望她能做个有用的人,她便不可懈怠丝毫。
下定决心要更努力的元怿,在翌日晨时起的更早了些,她早早来到学堂自己翻起策论。启蒙学堂里学的大多是些弟子规诗经一类的,她早就掌握,如今已经看起论堂和策堂里学的书。
“元怿!”
元怿惊讶擡起头,学堂里哪个这么喧哗?还没等她看清,来人已经一阵风似的刮到她面前,擡手按上她桌上的《春秋》奶哼哼道:“我来上学了!”
“陶依?你不是下月才进学吗?”
“家中无趣,以前哥哥总说学堂没意思我以为不好玩,可是你们都在这,那我定然是要来的,咱们都聚在一处,定然就有意思了。”陶依还是奶声奶气的,她不像元怿,已经开始刻意压着声线说话。
“学堂是要读书学理……”元怿刚起了个头,对上陶依扑闪着简直要兴奋到放光的大眼珠。“算了,你开心就好,不过上课的时候不要闹,下课我带你去逛逛。”元怿起身,拉过陶依的小手,“走,我们回座位。”男女虽同学但并不同排同坐,陶依是这里年纪最小身份最尊的,应当坐在第一排首位。
“我不要,我要和你坐。”
“陶依听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