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生行动(2/2)
赵二望着姜婉眼底的冷意,忽然想起白日里那个"平安符"——原来她早就知道自己会偷看人偶,所以故意露出"太子亲启"的字样,引他上钩。
"父亲,"姜婉捡起人偶,扯出背后的线头,里面掉出李氏的密信,"这是在别院地窖发现的,还有朱砂的手印。"
侯爷展开密信,越看越怒:"好个李氏!竟然敢用太子的生辰八字诅咒,还想栽赃给婉娘!"他转向赵二,"你且说说,是谁指使你做这些?"
赵二浑身发抖,望向姜婉。后者轻轻点头,示意他实话实说。
"是......是李氏和姜柔姑娘。"赵二跪在地上,"她们给了我五百两银子,让我扮成书生,引姜姑娘施救,再将人偶藏进她房里......"
"够了!"侯爷甩袖时,险些打翻灯笼,"立刻将李氏母女押来正厅!还有朱砂和周福,一个都不许放过!"
子时的侯府正厅,李氏望着地上的人偶,忽然瘫坐在地。她想起白日里收到的消息:"太子今日没空,明日必来。"却不知这消息正是姜婉让人传的,为的就是引她拿出最后的杀招。
"母亲还有什么可说?"姜婉望着李氏惊恐的模样,心中并无怜悯,"这人偶上的生辰八字,可是从太子府偷来的?朱砂的表哥,怕是早就被太子革职了吧?"
李氏猛地抬头,想起朱砂前日的哭诉:"表哥被太子打了二十板子,赶出府了......"原来一切都是圈套,从赵二进入侯府的那一刻起,她们就掉进了姜婉的陷阱。
"老爷,妾身知错了......"李氏哭着爬向侯爷,却被他一脚踢开。
"你可知,"侯爷的声音里带着杀意,"单凭这人偶,就能让我们满门抄斩!婉娘,你说该如何处置?"
姜婉望着厅外的梨花树,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教导:"处世需留三分善,方能得七分安。"她轻声道:"母亲毕竟是侯府夫人,不如......让她去庄子里思过,永不许回京。妹妹......"她顿了顿,"就送去尼姑庵静心吧。"
侯爷盯着姜婉许久,忽然叹了口气:"就按你说的办。赵二勾结主母陷害嫡女,送交官府论处!"
寅时的风卷着梨花掠过庭院,姜婉站在廊下,看着李氏母女被押上马车。巧云捧着披风走来,声音里带着不解:"小姐为何不赶尽杀绝?她们日后怕是还会报复。"
"杀绝容易,"姜婉披上披风,翡翠簪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但让她们活着看着我坐稳侯府嫡女之位,才是最好的报复。"她望向东方渐白的天空,"况且,太子要的是侯府安定,若真闹得满门抄斩,对谁都不好。"
巧云望着姜婉的侧脸,忽然明白——小姐早已不是单纯的侯府小姐,而是能在太子与侯府之间权衡利弊的掌权者。这场阴谋,看似李氏母女的算计,实则是姜婉向太子展示能力的契机。
当第一声鸡啼响起时,姜婉摸出人偶背后的密信,轻轻投入烛火。火光映着她的脸庞,将眼底的锋芒衬得更加明亮。她知道,这一局虽胜,但未来的路还长——只要她一日是侯府嫡女,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等着看她跌倒。
但她不怕。因为她早已学会,在阴谋的迷雾中,如何用智慧做剑,用仁善做盾,一步步登上属于自己的位置。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是靠狠辣立足,而是靠清醒的头脑与长远的目光,在波谲云诡的内宅之争中,走出一条稳如磐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