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 第348章 阡陌新绿织锦章 百蔬济世惠民生

第348章 阡陌新绿织锦章 百蔬济世惠民生(1/2)

目录

659年3月16日,晨雾尚未散尽,清河县南洼村的百亩良田已响起机械的嗡鸣。十台青铜色的\"神农号\"联合收割机排成雁阵,锯齿状的合金镰刀如银蟒吐信,将齐腰高的冬小麦卷入舱内。驾驶舱里,22岁的女农机手李秀兰戴着皮质护目镜,指尖在触控屏上滑动,调整着收割深度——这台由长安工部研发的农机,内置AI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作业模式。

一、铁牛犁春焕新貌

\"这机器比我家十头牛还利索!\"老把式陈阿公蹲在田埂上,看着麦粒如金瀑般倾泻进自动运输车厢,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传声筒大小的播种器。这个由墨家工坊制造的\"千粒星\"播种机,掌心轻轻一按,便能将经过基因改良的\"速生稻\"种子,以最佳间距精准植入土壤。

更令人称奇的是作物的生长速度。农技员王书生举着电子测量仪穿梭田间:\"看这株辣椒苗,正月十五播的种,现在已经挂果!\"他调出种子说明书的全息投影,文字在晨光中流转:\"本种子采用西域胡瓜与中原野茄基因融合,配合特制营养液,生长周期压缩至两月。\"

二、百蔬成药解民忧

在村口的惠民药铺,掌柜孙思邈的传人正对着传声筒讲解:\"诸位请看这紫色茄子,富含花青素,对眼疾有奇效;还有这黄瓤南瓜,蒸煮后食用,可调和脾胃...\"柜台后的电子货架上,标注着\"食疗专用\"的蔬菜水果整齐排列,每盒都附有详细的药理说明。

村民李大娘握着传声筒记录:\"原来土豆炖牛肉,能治老寒腿?\"她想起久病的老伴,急忙下单五斤改良后的\"祛寒薯\"。药铺的自动配药机随即启动,机械臂将蔬菜与草药精准搭配,封装成便于携带的食疗包。

三、科技赋能丰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