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 第347章 村肆夜话论秦汉 星火启蒙耀清河

第347章 村肆夜话论秦汉 星火启蒙耀清河(2/2)

目录

这场酒肆辩论如石子投入深潭。三日后,清河县学的夫子们将《秦汉制度对比》列为必修课。课堂上,全息投影重现秦代工坊的机械齿轮与汉朝封国的闭塞景象,学生们操纵电子沙盘推演七国之乱。王书生被特聘为助教,带着同窗用传声筒连线长安的历史学家。

更令人惊喜的是民间反响。铁匠铺的赵师傅照着秦简记载改良风箱,锻打出的锄头耐用度提升三成;村妇们模仿秦人仓储技术,用陶罐和生石灰保存粮食。就连醉仙楼也推出新菜\"秦代八珍\",掌柜骄傲地向食客介绍:\"这蒸羊羔的火候把控,学的就是秦人冶铁测温之法!\"

四、制度思辨照古今

童浩林在皇宫批阅奏章时,特意调出清河县的密报。当看到\"乡野百姓热议秦汉制度\"的段落,他笑着对媚娘王后道:\"想不到一场酒桌争论,竟成了最好的普法课。\"他提笔批注:\"令各地学堂增设《历代制度通鉴》,让百姓知史明智。\"

消息传回清河,王书生望着学堂外新立的\"思辨亭\",眼中泛起泪光。亭内的电子公告屏正滚动播放朝廷诏令,他轻轻抚摸着亭柱上的对联——\"观秦汉兴衰知制度为本,鉴古今得失悟治国之道\"。此刻,远处传来孩童的诵读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五、薪火相传耀清河

半年后,清河县举办首届\"秦汉文化节\"。主会场的全息舞台上,机械人偶演绎着商鞅变法;村头的临时工坊里,孩子们用微型铸造机复刻秦代青铜剑。当长安来的官员宣布清河县因制度创新获朝廷嘉奖时,王书生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乡亲,突然想起那个酒肆夜话的春天。

暮色再次笼罩清河,醉仙楼依旧热闹。酒客们碰着酒杯,谈论的不再是奇闻轶事,而是大秦律法与大唐新规的异同。张老汉抿了口酒,望着门外学堂透出的灯光喃喃道:\"看来那秦始皇,真是给咱子孙留了本好经啊!\"而在更远处,长安城的电子烟花腾空而起,照亮了这片因思辨而焕发生机的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