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 第260章 玉阶藏典传薪火 金殿遗规护山河

第260章 玉阶藏典传薪火 金殿遗规护山河(2/2)

目录

图书馆的安保系统堪称精妙绝伦。书架底部暗藏的\"墨盾\"机关,一旦检测到异常触碰,便会升起玄铁栅栏;穹顶的\"天眼\"系统不仅能自动调节光线,还能通过瞳孔识别确认访客身份。当李诗雨不小心碰倒书架时,地面突然伸出柔软的蚕丝绳,稳稳托住即将坠落的典籍。

更令人惊叹的是\"典籍再生\"装置。墨家工匠将破损古籍放入青铜修复舱,舱内的微型机械臂会自动识别文字、修补残页。童浩林展示着一本刚修复的《九章算术》,原本模糊的算筹符号在夜光石油墨的填补下清晰如新:\"这些智慧,是大唐屹立不倒的根基。\"

青衿之志:帝女承辉启新程

在治国方略专区,李诗涵认真研读《管子·牧民》,不时用墨家特制的\"记墨笔\"在羊皮纸上记录批注。当读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时,她抬头望向父皇:\"女儿明白了,长安的住宅区、漠北的新城,皆是此道的践行?\"童浩林欣慰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李诗雨则被一本《百工图谱》吸引,书中详细记载着墨家机关术的演变。她突发奇想:\"要是把这些机关装在风筝上,是不是就能飞到月亮上?\"童浩林笑着将女儿抱起,指着窗外的\"翔龙\"战机:\"或许有一天,我大唐的飞行器,真能带你去月宫折桂。\"

盛世传灯:文脉永续照千秋

临近正午,童浩林带着两位公主登上升降机。临别前,他对着图书馆中央的青铜丰碑深深一揖——丰碑上镌刻着自仓颉造字以来,为文明传承献身的先贤名录。\"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们说,\"将来你们或治一方,或兴百业,莫要忘了今日所见。\"

当升降机缓缓上升,图书馆的景象逐渐缩小成一片闪烁的光点。童浩林望着女儿们稚嫩却坚定的脸庞,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曾经,他在这些典籍中寻找治国之道;如今,他要将这份传承的重任,托付给更年轻的一代。而这座深藏地下的知识宝库,也将继续守护大唐的文明火种,静待花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