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逆光谍影 > 南京-白雪行第九十章

南京-白雪行第九十章(2/2)

目录

松本的惨叫变成了嘶嘶的气音,当第三把刀插进喉咙时,他听见有人在用日语报数:\"...7、8、9...\"就像当年在实验室记录心跳频率。

雪地上蔓延的血泊里,松本抽搐的手指突然摸到个硬物,是那个总随身携带的怀表,表盖弹开的刹那,妹妹穿着和服的照片被鲜血浸透,照片背面他亲手写的\"为了大东亚共荣\"渐渐晕染开来。

当美军士兵终于冲开人群时,松本的尸体已不成人形,几十把不同式样的刀插满全身,宛如一个人形针垫,最致命的那把朝鲜短刀贯穿心脏,刀尖上钉着张泛黄的照片,南京实验室里,松本正笑着切割某个孕妇的肝脏。

寒风卷起站台上的雪花,老杂役默默捡起染血的怀表,递给那个列宁装女子:\"贞淑啊,给你女儿带回去吧,告诉她的在天之灵,她的仇报了。\"

怀表停摆的指针永远定格在9时18分,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时间,而在站台广播刺耳的杂音中,隐约能听见朝鲜语广播电台正在播报:\"...前日军731部队战犯金明哲,今日在汉城伏诛...\"

1982年的北京秋意正浓,68岁的林雪伏在人民日报社的灯下,老花镜片上反射着泛黄的作战日记,程墨白遒劲的钢笔字穿透四十年时光:\"松本部队撤离南京前,将受害者牙齿上的金冠全部撬走...\"她的笔尖在稿纸上顿了顿,一滴泪晕开了\"金冠\"二字,像极了当年那些浸透鲜血的金牙。

主编递来的清样上,编辑用红笔圈出了\"熔成金锭运往东京\"这句。\"林老,这需要物证。\"老人没说话,只是从贴身的羊皮夹里取出张底片,松本亲自监督熔金的照片,背景里堆着成山的牙齿。底片边缘的编号\"1644-17\"正是她在安全区医院的编号。

2002年的南京暑气蒸腾,新落成的纪念馆里,程墨白的将官服被真空封存在恒温柜中,策展人没发现,军装第三颗纽扣背面刻着微型地图,那是1945年武汉日军化学武器库的位置。林雪的《圣经》摊开在诗篇91页,放大镜下可见\"Vergissnicht\"的凹痕,正是程墨白在田家镇要塞最后传递的密码。

那枚婚戒的展示角度经过精确计算,当正午阳光穿透天窗,内壁的\"白首如新\"会在展柜地面投下影子,恰好与程墨白日记中\"金锭\"那段形成十字交叉,有位日本学者在此驻足三小时,终于拍下这个光学巧合,照片后来刊登在《朝日新闻》头版。

2019年冬日的晨霜覆盖了纪念馆的台阶,那束纯白的山茶花上,露珠凝在\"真相不会沉默\"的卡片边缘,保安老张,当年教会孤儿院的阿怡,发现花瓣间藏着片银杏叶,叶脉用针孔拼出\"谢罪\"二字,更令人震惊的是,花束底部粘着张泛黄的船票:1947年\"江裕号\"从东京到釜山的航线图,背面用褪色的血写着\"证人保护计划\"。

闭馆时分的广播突然播放起《松花江上》,歌声中,程墨白的军装领章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异彩,检测显示那上面涂着特殊的感光材料,遇热会显现指纹。经过比对,正是松本在实验室档案上的右手拇指纹。

夜风拂过纪念馆的穹顶,仿佛当年紫金山的松涛,监控录像显示,那个自称\"金明哲之孙\"的访客,在展柜前用手机播放了段录音,正是1937年程墨白在南京城墙下,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录下的屠杀实况,音频频谱分析显示,背景音里有林雪教会医院的钟声,和她用德文计数的声音:\"siebzehn...(十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