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赤雀出林(二)(2/2)
林海带着家人迎接,贾母领着宝玉迎春他们避到小花厅,等人走了出来一看,原来是圣人赐了林府中秋节礼,有月饼、如意吉祥饼及一些瓜果。
探春宝钗满眼欣羡,听奉命赐礼的内侍说,满朝文武大臣竟只有五六家得了赏,都是帝王心腹朝中重臣。
“老爷夫人,宫里又有人来了。”
这次来的却是顺妃娘娘身边最得力的高嬷嬷,先是赞了兰祯一堆好话,顺妃娘娘怎么喜欢,赶上中秋佳节,赏下嵌金玉如意一柄、玉璧一对、九凤朝阳簪一对、金镶粉水晶头冠一个、满绿冰翡镯子一对、织五彩缎六匹,另还有几匣子宫里的点心,如豌豆黄、玉簪糕、石榴酥等。
兰祯谢了恩,言辞恳切地请高嬷嬷暂留一会儿,并着南雁回辛夷坞捧了两个早就备下的锦盒来,道:“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请嬷嬷替我呈给娘娘,希望娘娘喜欢。”
高嬷嬷看了看南雁捧在手上的锦盒并东琴手上的几盒点心,眼底笑意更浓,尊敬地朝兰祯福身道:“奴婢一定带到。”亲自上前收下。
紧接着,又有端亲王府的人送节礼过来,这次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正式隆重。除了中秋节特有的糕饼瓜果,林海甄敏林赫林灿黛玉都有另属于自己的礼物,兰祯的尤为细致体贴,有几匣子造型极为轻巧别致的首饰和一箱子上好的皮子,里面有几块雪白的没有一丝瑕疵的貂皮,又有几块火红的狐皮,猞猁皮,都是封靖晨自己猎到的。
而林栓也带着一众管事在外头忙得脚不着地,时不时地还要打发人来请示。
众人心中羡慕林家圣眷优渥,往来尽是朝中大员与鸿门宴,只贾母想到林家行动话里嫌弃宝玉心里便有几分不得劲儿,想跟几个外甥说些贴心话也找不到机会,只好无奈告辞。
反正她也没想着两个玉儿的婚事能一蹴而就,慢慢来吧。
听说要走,兰祯忙将自己备好的几个锦匣分给迎春她们,并托了贾环贾兰的,又将雪莲子和燕窝给了鸳鸯,方才别过。
到了车里惜春才面露羡色:“兰姐姐真有福气,皇上还有顺妃娘娘、端亲王都很看重呢。”
“都说端亲王面冷心狠,我瞧他对兰姐姐很有心。”迎春真心为林兰祯高兴。
另一辆车里的探春宝钗则一路沉默,林兰祯完美的人生真的让她们嫉妒到了极点,可她的出色,却真心让她们佩服,自古才貌双全的女子不知凡几,可能以女子之身福荫家族的却寥若晨星,这样的人若配不得一门美好姻缘,谁又配得?!
一个想到自己只小了林兰祯几个月,终身大事仍无头绪,一个想到自己的未来捏在面慈心狠的嫡母手里,两人的心里又添了层苦涩。
回了府里,宝玉闹着要看兰祯分给众人的锦匣,有探春宝钗支持,迎春惜春也只能打开自己的匣子一起赏玩。
“姐姐妹妹得的都是玉禁步,我和环儿兰儿得的是玉佩。”宝玉有些失望,玉佩虽好,他自己也有不少呢。
“兰姐姐早说的了,偏你还要看。”惜春白了他一眼。
宝钗将每一对玉禁步拿起来细看,“二妹妹得的是缀着绿晶的迎春花,三妹妹是缀着玉叶的玫瑰花,我的是缀着玉叶的白牡丹,四妹妹别样不同,是对嵌宝鱼儿。”
鱼眼上那对不到米粒大,却晶莹剔透鲜亮无比的红宝,将鱼儿映衬得无比精巧可爱。
探春听她这么说,记起惜春是三姐妹里嫡出的,迎春又是与林家交好的大房女儿,一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儿。第一次有些怨怼起王夫人,若不是她,看在亲戚份上,林家也能多提携自己一点!
唉,也是自己没福气。
看着这对嵌宝鱼禁步,薛宝钗想的是端亲王送给林兰祯的一匣子精美首饰里,有一对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手镯,与其他极品羊脂玉一样质地温润细腻白如凝脂,别致之处在于它们纯白莹润的环体上分别缠趴着一只油黄色的蝙蝠,两色分明,互不浸染,十分难得。
端亲王对林家的看重与表现出来的亲热——这个从所送节礼的细致、周到、珍贵,以及管事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
很明显,端亲王早就与林家有过接触,由此及彼……她不由得联想,林家在立储一事上是不是很早就站到了明郡王一边?
如果她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薛家更须与林家多多往来才好。
“可惜没见着林妹妹……”宝玉心中说不出的失落,“云妹妹也很久没来了。”
探春眉头微蹙道:“二哥又犯什么毛病?有空在这儿胡思,不若给老太太研究补身的方子去,雪莲子和紫米就那么些,糟蹋完了可就没有了。”
话里少有的不客气,惜春噗声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