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子母石渠砚(2/2)
“张老先生,晚辈楚阳,今日冒昧到访,是想向您求取一件贵府的旧物。”
楚阳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为那枚“海沉香木碾轮”而来的意图。
张九龄听完,并未立刻答应,也并未直接拒绝。
他只是缓缓起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楚小友,金老哥,请随我来。”
他领着楚阳和金爷,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了一间守卫森严,专门用来陈列其祖上珍宝的密室之中。
“楚小友想求的那枚碾轮,确为我祖父张伯驹先生生前至爱之物。”张九龄的目光扫过密室中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宝,最终落在一张紫檀木长案之上。
长案之上,并排陈列着三件古物,正是他张家世代守护的“集雅三珍”。
一件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手卷真迹。
一件是造型古朴,石质温润,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子母石渠砚”。
还有一件,则是一只古朴的木匣,里面想必便是那只海沉香木药碾。
张九龄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张家有祖训,这‘集雅三珍’乃我祖父一生心血所系,可供知己好友一同品鉴,但绝不可分割出让,使其流散于外。”
金寄水闻言,眉头微蹙:“九龄老弟,此事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张九龄摇了摇头,随即话锋一转:“除非……”
“除非,有人能解了老夫的一桩‘心病’。”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方“子母石渠砚”之上,眼神中充满了痛惜和无奈。
“心病?”楚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只见那方本应是国宝级的端溪老坑紫石砚台,其温润如玉的砚面之上,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片细如蛛网,色泽灰白的诡异纹路!
这些白色纹路,如同附骨之蛆,正在缓慢地向着砚台的四周蔓延,不仅严重破坏了砚台本身的“石品”,更使得其研磨出的墨汁,也失去了原有的“墨韵”,变得滞涩不堪。
张九龄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沉痛:“此砚,乃我张家传承之宝。但近半年来,也不知是何缘故,其表面竟出现了这种病变。”
“老夫遍请国内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以及材料学的科学家,都来看过。”
“有人说,这是石材内部的天然石瑕,也就是所谓的‘石筋’,开始‘泛碱’了。”
“也有人说,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微生物,侵蚀了砚台的石质。”
“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修复方案,例如用细砂打磨,或是用特殊的化学药剂清洗。但这些方案,都有极大的概率会损伤砚台的本体包浆,破坏其千年的古韵。老夫……实在是不敢冒这个险啊!”
这方病砚,显然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金寄水在一旁也连连摇头,叹息不已。
楚阳却缓步上前,目光在那方病砚之上,仔细地观察起来。
他的鬼谷之眼,全力运转!
刹那间,砚台的微观结构,以及那些白色纹路的成分构成,在他眼中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