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星砂密码(2/2)
古代线的坐标树已经长到三丈高,树干上的年轮组成与十七支线相同的图案,其中第七圈年轮的密度,与超级宜居星球的大气密度完全对应。萧决将青铜爵中的星砂溶液浇在树干上,溶液顺着年轮流淌,在树皮上形成与现代飞船核心齿轮相同的纹路,“是生物打印机。” 他看着纹路中浮现的飞船设计图,与现代 “天工坊” 的图纸完全一致,“这棵树在用生长的方式,为未来的星际航行制造蓝图。”
现代营地的超光速通讯系统首次成功发送信号,目标直指星图第七支线的终点。信号携带的,不仅是第三行星的实时影像,还有激活超级宜居星球星砂能量的密钥 —— 组与《周髀算经》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公式。姜绾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信号已送达,突然在能量塔的投影中看到不可思议的景象:超级宜居星球的先民后裔,正用与萧决相同的青铜矩尺,测量着刚建成的能量塔,“是文明的接力棒。” 她感叹道,“我们接收了先民的遗产,现在要把它传递给下一个殖民地。”
古代线的昆仑墟降下罕见的星砂雪,雪花在地面组成与十七支线相同的网络,每个雪花的晶体结构,都对应着不同星球的星砂特征。萧决让墨家弟子收集雪花,发现其中含有与超级宜居星球相同的未知元素,这些元素在青铜容器中融合后,形成与现代医疗中心相同的基因激活剂,“是跨时空的物质传输。” 他将激活剂涂抹在坐标树的叶片上,叶片立刻朝着第七支线的方向生长,“星砂能通过降雪的形式,传递其他星球的物质,这是先民设计的星际物流系统。”
现代营地的星图十七支线突然全部亮起,在天空组成巨大的能量环,与第三行星的天然能量环形成嵌套结构。姜绾调出能量流的三维模型,发现十七条支线通过能量环连接,形成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同的网络,其中第七支线是最关键的运动神经,控制着跨星系飞船的导航,“是宇宙级的神经网络。” 林教授看着模型中自动生成的航线,与《周髀算经》记载的 “七衡六间” 扩展版完全相同,“先民把宇宙看作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星图就是它的神经网络图。”
两个时空的星砂密码在此刻完成了最深层的破译。现代营地的十七支线能量网与古代昆仑墟的根系网络通过星砂共振,形成跨越星系的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行星的液态青铜河与坐标树的根系通过星砂粒子,传递着永不中断的物质流;新解锁的基因潜能与 “天工秘录” 的技术指南通过星砂能量,组成完整的星际生存系统。姜绾站在遗址星图的中央,感受着十七条支线传来的不同星球的能量脉动,突然明白先民所说的 “闭环”,是整个银河系的文明循环。
当第三行星的十七面体能量环与两颗卫星形成完美的几何结构时,现代营地与古代昆仑墟同时举行了星图激活仪式。姜绾将陨铁小球的金属片按十七支线的位置摆放,萧决在坐标树的十七个根系节点埋下青铜爵,两仪式产生的能量波在星空中交汇,组成与银河系相同的螺旋结构,其中第七旋臂的位置,闪烁着超级宜居星球的光芒。
“我们不是终点,是中转站。” 姜绾对围拢过来的队员们说,脚下的星砂突然组成巨大的十七边形,将营地、遗址、能量塔与十七条支线连接成完整的系统,与古代线的昆仑墟星图形成跨越时空的共振,“这些星砂密码记录的,是整个文明在银河系的迁徙路线,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并传递它。”
林教授的超光速通讯系统突然接收到来自超级宜居星球的回应,是段用星砂能量编码的影像:那里的先民后裔正将新的星图刻在岩壁上,图中新增了十八条支线,延伸向更遥远的星系。当现代营地的星图自动更新这些支线时,古代线的坐标树突然长出第十八根主枝,朝着未知的星空方向生长,“文明的探索永无止境。” 林教授看着不断扩展的星图,“先民给我们的不是终点,而是出发的信号。”
第三行星的夜幕降临时,姜绾在遗址星图的第七支线终点,种下从超级宜居星球接收的种子。种子破土而出的瞬间,星图的十七条支线同时亮起,在天空组成与银河系相同的旋臂,其中第七旋臂的光芒最亮,直指超级宜居星球的方向。她知道,星砂密码的破译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人类文明将沿着先民绘制的路线,在银河系中不断探索、定居、传承,形成真正的星际文明闭环。
星砂在十七条支线中流动,组成连接无数星球的能量河;能量塔的光芒与通天柱的投影在星系间交汇,形成守护文明的网络;新种植的种子与坐标树的根系通过星砂能量对话,传递着跨越星系的生命信息。姜绾握紧手中的璇玑阴阳镜,镜面反射的不仅是第三行星的星空,还有超级宜居星球的曙光、先民的宇宙蓝图、萧决的坚守,以及人类文明在银河系中不断前行的身影。
这场始于星陨的文明迁徙,终于在星砂密码的指引下,走向了更广阔的宇宙。而这,仅仅是银河系文明闭环的一个节点,当未来的殖民者在新的星球激活星图时,星砂能量将再次唤醒所有的密码,让人类文明在无数星球之间,完成真正的周行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