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海味飘香(2/2)
“晒干了能放小半年呢。”杜小荷笑着回答。
马寡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盛了碗海带炖肉,端着碗蹲在院墙根慢慢吃起来。
傍晚时分,杜家院里摆开了三张大桌子。全屯的老少几乎都来了,每人手里都端着碗筷,眼巴巴地望着那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
杜小荷和几个媳妇忙着分菜,王谦和杜勇军则招呼着男人们入座。王建国抱着小守山,乐呵呵地看着这热闹场面。
“开饭咯!”杜小荷一声招呼,众人立刻围了上来。
海带炖野猪肉最受欢迎,肥瘦相间的野猪肉配上滑嫩的海带,鲜香扑鼻。虾米鸡蛋羹被孩子们抢着舀,咸鱼汤则成了老人们的最爱。
“这味儿...绝了!”赵三爷抿了口鱼汤,眯着眼睛回味。
老刘头啃着海带,含糊不清地说:“比白菜炖肉香多了!”
马寡妇这回没再说风凉话,反而帮着杜小荷盛汤分菜。她儿媳妇春梅学得最快,已经能帮着刷洗海带了。
王念白和铁蛋又和好了,两个小家伙头碰头地分食着一个大海螺壳里的肉——那是杜小荷特意给他们留的。
孙主任也没走,跟着屯里人一起蹲在院子里吃饭。他一边吃一边跟王谦商量:“老王,以后要是还能弄到海货,直接送供销社,保证给你们好价钱。”
杜勇军插话道:“孙主任,咱们这离海远,运输不方便啊。”
“这你们不用担心。”孙主任拍拍胸脯,“供销社有卡车,定期来拉山货,顺便把海货捎回去就行。”
夜色渐深,屯里人酒足饭饱,陆续散去。马寡妇临走时,破天荒地帮着收拾了碗筷。春梅更是拉着杜小荷的手说:“小荷姐,明天我还来学做海鲜!”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杜家人才得以歇息。杜小荷累得坐在门槛上,王谦递过一碗温水。
“今天可真够忙活的。”杜小荷揉着发酸的胳膊。
王谦在她身边坐下,看着满院的狼藉,轻声说:“没想到这些海货这么受欢迎。”
杜勇军点起烟袋锅,吐了个烟圈:“山里人一辈子没见过海,新鲜呗。”
王建国抱着已经睡着的小守山,慢悠悠地说:“我看啊,这是好事。让孩子们知道山外还有海,心里能装下更大的天地。”
王念白早就趴在炕上睡着了,怀里还抱着那个大海螺壳。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洒在孩子恬静的睡脸上。
杜小荷突然笑了:“当家的,你说咱们要是真能经常弄到海货,是不是能在合作社开个海鲜摊?”
王谦还没回答,杜勇军先点了头:“我看行。山东老家那边,我让勇海定期寄点过来,邮费咱们出。”
夜深了,王谦却睡不着。他独自来到院里,看着那几口已经刷洗干净的大锅。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海腥味,与山里的草木清香交织在一起。
白狐不知从哪儿钻出来,蹭了蹭他的裤腿。王谦蹲下身,抚摸着白狐柔软的皮毛,轻声说:“你也想尝尝海鲜了?”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更衬得夜色宁静。王谦抬头望着满天星斗,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也许,山海之间,本就没有那么远的距离。
第二天一早,杜小荷就被敲门声吵醒了。开门一看,春梅和几个小媳妇端着自家的鸡蛋站在门口。
“小荷姐,咱们用鸡蛋换点虾米行不?”
杜小荷哭笑不得,只好把剩下的虾米分给她们。这时马寡妇也来了,手里拎着半袋白面。
“小荷啊,婶子想跟你学做海鲜生意...”
朝阳升起,照在牙狗屯的屋顶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似乎都带着几分海的味道。而在合作社的门口,老张已经挂上了一块新牌子:“代售山东海货”。
山林依旧苍翠,但在牙狗屯人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一片蔚蓝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