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漠潜行(2/2)
\"顺子,吹鼠哨。\" 柳如烟低声道。小顺子鼓起腮帮,吹出三声短促的吱吱声,竟与戈壁沙鼠的叫声分毫不差。枯井里立刻传来回应的鼠哨声 —— 那是提前潜入的赵三,用鼠哨告知井底通道已打通。柳如烟第一个滑入井中,虎骨刀在井壁上轻点,计算着下降的深度。井底的通道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却混着若有若无的麦香,她知道,粮仓就在正上方。
当第一簇蓝火在东南方炸开时,那是周大的火石包被战马踩中,磷粉遇风燃烧,在夜色中格外刺眼。敌营守将怒吼着调派骑兵,却没注意到二十道身影已从枯井涌出,小顺子的短刀抹过哨兵咽喉时,甚至没让血珠溅在粮囤上。柳如烟抽出腰间的皮袋,将火石粉撒在粮囤底部的支撑木上,每处粮囤都留下三滴桐油 —— 这是萧战霆约定的 \"三重火信\"。
阿虎看到蓝火的眼睛亮如狼瞳。\"弟兄们,点火!\" 他抽出马刀,刀背拍在涂了磷粉的军旗上,三簇蓝火瞬间腾空。二百轻骑如夜枭扑食,中路骑兵竟脱下盔甲绑在骆驼上,让敌人误以为是重装部队冲锋,自己则穿着浸过冷水的皮甲,直奔粮仓后的马厩。
\"砍断马桩!\" 阿虎的刀劈向敌营栅栏,却在接触的瞬间变招,刀刃划过拴马绳。二十匹战马受惊狂奔,竟将试图集结的敌骑冲得七零八落。他忽然听见左侧传来弓弦断裂声 —— 那是右路弟兄按柳如烟的法子,用浸过醋的细索缠住敌营弓弦,此刻遇冷凝脆,一拉就断。
东门方向,敌营守将果然亲率五百骑来援。王猛望着扬尘,忽然冷笑 —— 他早让士兵在必经之路上埋了三层 \"响沙陷阱\":表层是松散的沙砾,中层混着晒干的刺蒺藜,底层埋着中空的胡杨木。敌骑马蹄踏入时,沙砾滑动声、蒺藜碎裂声、木管共鸣声交织,竟形成类似千军万马的轰鸣。
\"放箭!\" 王猛一声令下,城墙上却射出带绳的挠钩,不是杀人,而是勾住敌骑的皮甲。敌骑惊觉中计试图后退,却被身后的响沙陷阱扰乱阵脚。王猛趁机举起千里镜,看见敌营方向腾起的浓烟中,有三朵蒲公英状的火光 —— 这是柳如烟约定的 \"粮囤已燃\" 信号。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柳如烟带着斥候队回到鹰嘴崖。萧战霆迎上来时,看见她甲胄上沾着的麦麸,与小顺子衣摆上的蒲公英种子混在一起,在篝火中闪烁。\"粮车已藏在鹰嘴崖后谷,\" 她扯下蒙脸布,露出被火光映红的眼角,\"敌营守将以为我们会走东南大道,却不知道,真正的退路,是他们认为无法通行的流沙区。\"
阿虎带着骑兵归来时,马鞍上还挂着缴获的敌军令旗,甲胄上几道浅伤却让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副将你那招 ' 骆驼假甲 ' 真是妙!敌骑追着骆驼跑了二十里,等发现是陷阱,咱早把马厩的马筋全挑了!\" 王猛则捧着敌军的布防图,手指在 \"东门陷阱\" 处画了个圈:\"末将在护城河捞着这个,敌骑的护腕上全是艾蒿粉 —— 原来他们打喷嚏时,咱的暗哨早顺着芦苇荡摸了后腰。\"
柳如烟望着这两位曾经的质疑者,忽然想起在定远村教村民布置陷阱的夜晚。那时的她以为,战争只是生死相搏,直到看见阿虎在黑风口为她的战术赌上全部轻骑,看见王猛在东门用她教的 \"响沙计\" 时眼里的光 —— 原来真正的将才,从不是孤胆英雄,而是能让每颗星星都照亮战场的引路人。
是夜,萧战霆在主帐铺开柳如烟带回的敌营布防图,发现每处标记旁都画着小小的蒲公英。他忽然想起考核时小顺子在假营地撒下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已跟着斥候队潜入敌营,在焚烧的粮囤旁生根。或许,正如柳如烟在《斥候手札》中写的:\"战争从来不是刀剑的胜负,而是谁能让希望在焦土上先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