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年代逆袭:瘫痪老爹重生了 > 第111章 破格重用

第111章 破格重用(2/2)

目录

杨进京蹲在门槛上,摸出旱烟袋狠狠吸了一口:\"素心,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上任第一天就遇到了下马威。杨进京穿着那件唯一的中山装走进县委大楼时,门卫老张竟然拦住了他:\"哎哎,老乡,这里是县委,不能随便进!\"

\"我是......\"杨进京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身蹲在台阶上等周卫国来接。

常委会上,气氛更是微妙。刘志强全程黑着脸,汇报工作时故意用了一堆专业术语;财政局长递上的报表密密麻麻,看得人眼晕;最过分的是办公室主任,竟然把杨进京的座位安排在了最角落。

\"各位,\"杨进京突然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杨进京是个粗人,但懂得一个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他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田野:\"从现在起,每周一三五我在县委办公,二四六回东八里庄。有急事,去村里找我。\"

满座哗然。刘志强猛地拍案而起:\"这不合规矩!\"

\"规矩?\"杨进京从兜里掏出那个小本子,\"老百姓的疾苦才是最大的规矩!\"

这场风波很快传到了省委。郑为民书记亲自打来电话:\"老杨,干得好!就要打破这些官僚习气!\"

有了尚方宝剑,杨进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减会议,砍掉一半的简报;领导干部每周必须下基层;所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张榜公布......

最让人瞠目的是他处理的第一桩\"大案\"。县交通局挪用村村通工程款买了两辆桑塔纳,杨进京知道后,直接让人把车开到了集市上公开拍卖。

\"卖车的钱,\"他站在拍卖台上宣布,\"全部用于修西王屯那段烂路!\"

台下掌声雷动,台上的交通局长面如死灰。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省里突然下达了招商引资任务,要求开州县年内引进外资五百万美元。常委会上,刘志强阴阳怪气:\"杨书记,这回看您的了!\"

谁都没想到,杨进京一个电话打给了王德山。三天后,大柳树村来了个港商考察团,当场签下三百万美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

\"杨书记,\"港商握着杨进京长满老茧的手,\"我们就看重您这实诚劲儿!\"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奇迹在开州县上演:滞销的农产品通过村办企业深加工后远销海外;闲置的校舍改造成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连最偏远的山村都通了广播电视......

这天深夜,杨进京正在县委办公室看文件,周卫国悄悄推门进来。

\"老杨,\"他递过一封信,\"中组部的调研报告,郑书记特意让转给你。\"

报告中对杨进京的评价让这个铁打的汉子红了眼眶:\"......此同志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周卫国突然问:\"老杨,说实话,你当初真不想当这个书记?\"

杨进京望向窗外。夜色中的开州县城灯火点点,更远处是广袤的农村。他知道,每盏灯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

\"周县长,\"他轻声说,\"官大官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老百姓做多少实事。\"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那本摊开的\"问题账\"上。最新一页写着:\"东李庄灌溉渠修缮,王老汉家危房改造,县医院儿科扩建......\"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旁边,画着一个个小小的勾。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在进行中。但无论如何,这个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县委书记,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