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筑梦学堂(2/2)
杨进京刚要道谢,第二辆卡车的帆布篷突然掀开——满满一车旧课桌椅!虽然油漆斑驳,但结结实实。司机老赵咧嘴一笑:"县一中淘汰的,我连夜拉来的!"
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二嘎子摸着课桌面上的刻痕,突然抬头问:"杨爷爷,这上面写的'好好学习'是啥意思?"
杨进京的鼻子突然有点酸。他正要回答,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引擎声。那辆阴魂不散的吉普车又来了,这次直接停在了工地前。车门打开,走下来的却是县教育局的孙局长,身后还跟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
"老杨,这位是省教育厅的李处长。"孙局长介绍道,"专门来看咱们的村小建设......"
李处长没等介绍完就快步走向工地,突然在一堆建材前蹲下身。杨进京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那是批处理过的木料,表面有些泛黄......
"这是......"李处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木材纹理,"黄花松?"
现场鸦雀无声。这种木料价比黄金,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村建学校的工地上。
"是泡过药水的杨木。"杨进京平静地说,"郑卫国发明的土法子,防虫又防腐。"
李处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转身对孙局长说了几句,孙局长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老杨!省里决定把你们村小列为'农村教育示范点',特批三万元补助!"
欢呼声还没落下,工地角落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刚砌好的围墙塌了一角,张虎灰头土脸地从砖堆里爬出来:"有人......有人在砂浆里掺了盐!"
杨进京的拳头捏得咯咯响。他看向那辆正准备离开的吉普车,恰好捕捉到后排车窗降下的一瞬——刘副县长那张阴鸷的脸一闪而过。
夜里,杨进京独自在工地守夜。月光下,半成品的校舍轮廓像头蛰伏的巨兽。突然,草丛里传来窸窣声,他猛地抄起铁锹:"谁?"
"是、是我......"
王铁柱哆哆嗦嗦地站出来,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脸上还带着白天搬砖时蹭的灰。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孩子,每人怀里都抱着东西——有的是晒干的玉米芯,有的是捆好的麦秆,最小的刘新路甚至抱来了自己的小棉被。
"杨爷爷......"王铁柱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想帮你看材料,怕坏人再来搞破坏......"
杨进京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他蹲下身,轻轻擦掉孩子脸上的灰:"明天要上课呢,都回去睡觉。"
"上课?"孩子们面面相觑,"学校还没盖好呀?"
"谁说的?"杨进京指向祠堂,"从明天起,那里就是临时教室。宋老师教语文,我教算术!"
孩子们欢呼着跑远了。杨进京摸出烟袋,却听见身后又有动静。这回是宋老师,他胳膊下夹着卷泛黄的纸,展开来竟是手写的教案。
"杨支书,我想试试新教法。"宋老师的镜片在月光下反着光,"把种田、养鸡这些农活也编进算术题......"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
杨进京条件反射地抄起铁锹,却看见一辆陌生的面包车停在了村口。
车门打开,几个穿制服的人走了下来,最前面的亮出证件:
"省纪委调查组,请配合我们了解刘副县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