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梦神赋 > 第352章、雁南飞

第352章、雁南飞(1/2)

目录

第352章、雁南飞

在京城歌舞升平、明争暗斗的这几年里,大清与缅甸的战事一直都在持续之中,打打停停,但一直都没有真正结束。

乾隆之前收到的消息都是屡获大捷,直到今年过年的时候,福灵安突然千里迢迢的来京,要求面圣。

在朝堂上,福灵安告诉乾隆,所有的捷报都是假的,实际上云南的绿营兵力量薄弱,主帅杨应琚又是文人出身,并不太懂军事,清军几乎屡战屡败,死伤惨重。

乾隆闻讯大怒,下令将杨应琚等几个将领捉拿到京城并赐死,改派军机大臣中的外戚明瑞为云贵总督,总览战事。

福灵安还向乾隆言说缅军人数其实少于清兵,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主要在于作战时用的燧发枪、火炮等火器,极具战斗力。缅甸本身并没有火器,缅军所有的火器都是向别国买来的,因此恳请乾隆让人也购买西洋火器,好在与缅军作战时也有些优势。

这个建议,却被乾隆一口否决,乾隆认为骑射乃满洲根本,只有那些弱国小国因兵不善战才会依靠武器。

且明瑞也一向轻视绿营兵,也看不起缅甸,反而指责福灵安所言乃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福灵安无奈,只好跟随明瑞继续回云南作战。

在福灵安滞留京城期间,琅玦曾几次去到富察家,希望一见,福灵安却总是躲着不见。

后来,琅玦偶然听到傅恒与福隆安聊起福灵安在朝堂面圣之事,说福灵安此次进京告御状,虽然是揭露事实,但却导致云南多个将领被处死,势必得罪了许多人,再返回云南,傅恒坦言十分担忧福灵安的安危。

可圣命难为,担忧也没有任何作用。

战场本来就是一个随时会让人毙命的地方,听说了这样的消息,琅玦更想在福灵安离京前见上一面,就怕一别再也见不到。

可是,福灵安一点儿也不给她见面的机会。

直到福灵安领兵出城的那一日,琅玦早早的打听着行踪,先福灵安一步来到城楼上,等待多时,终于看到了身着战袍、骑着马的福灵安。

长久压抑的思念让琅玦不能自控,就在城楼上向福灵安大喊:“福灵安!你要活着!记得一定要好好活着!”

福灵安听到,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城楼上挥动手帕、放声大喊的琅玦,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机会说话。

他就这样离开了,琅玦在城楼上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到一点影子也看不见,还是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

她的眼泪,从天亮哭到天黑,又从天黑哭到天亮。

敏敏听说了琅玦的行径,不知有多愤怒,福隆安更是感到可耻,家庭内部隐藏了数年的矛盾又一下子暴露出来。

在纯贵妃的自卑影响下长大的琅玦,原本就学不会强势,在失去皇后和永琪这两座靠山之后,更像一只受惊了的小白兔,每天生活在抑郁和不安之中。

再有敏敏的刁难,或是福隆安的斥责,也没有人会来保护琅玦了。

可是琅玦并不后悔,她当初与福隆安假意和好,为的就是永琪,永琪已死,再也没有理由支持她去顾忌福隆安的感受。

她已经失去亲娘,失去了待她视如己出的嫡母,失去了最疼惜她的哥哥,世上只剩下这么一个她在乎的人,却偏偏要奔赴战场,从此生死难测,她还有什么是值得顾忌的呢?

果然,让她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六月,云南传来消息,福灵安已在月初为国捐躯。

乾隆深感痛惜,准许灵柩还京,给与厚葬,因福灵安没有子嗣,乾隆下旨将福隆安的次子丰绅果儿敏过继给福灵安为嗣,以继云骑尉世职。

一个多月后,灵柩抵达京师,福隆安带着兄弟出城将灵柩迎回家,在富察家等待的琅玦看到被送回的福灵安战袍,正是他离京时穿的那一件。

她对那天的一切都记忆清晰,因为那是她此生最后一次看到福灵安,虽然只是距离遥远的相见,虽然他不曾说一句话,可是她却还记得他回头时的眼神,就好似她强行为他献舞的那一晚。

琅玦将战袍攥在手中,咬着牙哭得天昏地暗,最后昏倒在那件战袍上。

从此之后,琅玦便虚弱无力,原先的一些小毛病渐次都发作起来,日夜不住的咳嗽,甚至于咳血,先是痰中带血,不久便整口吐血,甚至于喷血。

不过一个月的光景,琅玦已经面无血色、形容消瘦、喘息气短,太医把脉说是“脾肺大亏,中气不固”,因此开方调养。

可琅玦已经连膳食都难以下咽,更不必说吃药,也不过是勉强吃了再吐。

福隆安私下仔细询问太医,太医只好透露,公主之病已无力回天。

福隆安很是伤心,将之前对琅玦的生气都丢到脑后,搬到公主府一心一意照顾琅玦。

琅玦说,她想再见一见懿泽,福隆安不敢让乾隆、太后或他母亲知道,因此只能悄悄四处打听,找的焦头烂额。

金钿扶着懿泽,在和嘉公主府的后门下了小轿,守门的侍卫认得金钿,因福隆安之前交待过金钿可以随时来,因此立刻放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