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童小话儿童睡前故事集 > 童小话安徽省宣城市奇妙之旅

童小话安徽省宣城市奇妙之旅(2/2)

目录

走进木屋村,果然看见一位老爷爷坐在门口,手里正用山核桃壳和蛛丝编小船——船身是圆圆的山核桃壳,船帆是用鳑鲏鱼鳞片做的,上面还缀着颗亮晶晶的泡泡。“送给你们~”老爷爷把小船递给童小话,“放进水里,泡泡船会带你们去找‘泡泡泉’哦~”

第五章:湖底的“泡泡宫殿”

小鳑鲏带着四个小伙伴坐上泡泡船,小船刚接触水面,船帆上的泡泡竟“咕嘟”一声炸开,变成了无数个小泡泡,托着小船往湖底沉去——原来青龙湾的湖底藏着一座用泡泡搭的宫殿,墙壁是透明的大泡泡,屋顶是会发光的小泡泡,连家具都是用泡泡做的,沙发一坐上去就会“咕嘟”冒出山核桃香,桌子上摆着用泡泡装的“浪花蛋糕”和“山核桃果冻”。

“这是我们的‘泡泡幼儿园’呀~”小鳑鲏的妈妈游过来,送给童小话一个泡泡手环,“戴上它,就能听见湖水的悄悄话啦~”童小话戴上手环,果然听见湖水在说:“今天的山核桃又掉了十颗,小鳑鲏们捡了五颗当小船~”

卡卡狗趴在泡泡沙发上,尾巴扫过泡泡墙壁,竟让墙壁上浮现出了他们四个的影子——童小话举着泡泡手环,佳佳抱着小鳑鲏,卡卡狗戴着泡泡帽子,叮当猫蹲在泡泡屋顶上,像一幅会动的“湖底小画”。

第六章:山核桃林的“泡泡音乐会”

傍晚,小鳑鲏家族在山核桃林里摆开了“泡泡音乐会”——用山核桃壳当乐器,泡泡当音响,小鳑鲏们用尾巴尖敲打着山核桃壳,发出“咚咚”“咕嘟咕嘟”的响声。童小话和佳佳跟着节奏拍手,卡卡狗甩着尾巴打拍子,叮当猫则用爪子拨弄着泡泡,让它们飘向渐渐升起的月亮。

“送给你们~”小鳑鲏妈妈用泡泡编了四个小篮子,里面装着“泡泡种子”和“山核桃茶包”,“把种子撒进水里,就能长出会唱歌的泡泡啦~”卡卡狗把泡泡种子塞进自己的小窝,种子遇水竟变成了小小的“泡泡灯”,映着它的眼睛,让它看起来像揣着一肚子星星。

第七章:回家路上的“泡泡梦”

蒲公英巴士驶离青龙湾时,车斗里的泡泡篮子还在轻轻发光,童小话把山核桃茶包放在书包侧兜,忽然发现茶包上的泡泡纹路竟变成了“明天见”的字样。卡卡狗趴在窗边,看着湖里的小鱼在月光下渐渐变小,却看见它们用泡泡在水面上画出了“小狗”“小猫”“小娃娃”的荧光图案,像在说“路上小心~”

回到家后,童小话把泡泡种子撒进院子里的小池塘,把山核桃茶包放在床头。夜晚关灯后,茶包的奶油香轻轻飘起,映着墙上的地图——宁国青龙湾的位置,正闪着淡淡的蓝光,像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小水珠。

迷迷糊糊间,她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青龙湾,小鳑鲏们用泡泡给她编了条“浪花裙子”,叮当猫戴着泡泡帽子蹲在她肩头,卡卡狗叼着会发光的泡泡鱼跑在前面,而佳佳正用山核桃壳给泡泡宫殿浇水,泉水流过的地方,泡泡竟长出了小小的“故事纹路”——那是他们今天冒险的点点滴滴,被小鱼和山核桃树悄悄藏进了泡泡里。

第三篇:泾县查济的“会画画”小墨猴(约1万字)

第一章:地图上的“墨滴光斑”闪闪亮

童小话蹲在地板上玩颜料,忽然发现爸爸的旧地图角落闪着光——宣城泾县的位置画着只毛茸茸的小墨猴,正用尾巴蘸着墨汁在石头上画“查济”两个字,墨滴上还沾着片桃花瓣,旁边写着“查济:墨猴会晒‘水墨饼干’的地方”。叮当猫跳过来,爪子碰了碰地图上的墨滴,竟发出“滴答”的响声:“听说那里的墨猴会用青弋江的水调颜料呢~”

佳佳抱着书包跑进来,书包上挂着昨天捡的泡泡手环:“妈妈说泾县有香香的桃花潭酒,还有会‘讲故事’的古宅~”卡卡狗叼着个用蛛网编的小颜料桶跟在后面,尾巴扫过地图时,桃花瓣竟“飘”进了桶里,发出“沙沙”的响声——一场跟着“墨香和桃花”的冒险开始了。

第二章:巴士上的“墨汁奇遇”

村口的蒲公英巴士换了新装饰——车斗四周挂着用宣纸卷成的画轴,轴头系着用桃花瓣编的流苏,风一吹就“哗啦哗啦”响,露出画轴上歪歪扭扭的墨猴画像。王爷爷戴着草帽,看见孩子们跑过来,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竹筒:“今天带你们走‘水墨小路’,路上能捡到会‘盖章’的墨滴哦~”

巴士“突突突”地开动了,路过泾县宣纸厂时,果然有滴浓浓的墨汁“啪嗒”掉进车斗,落在童小话的小皮鞋上,竟变成了个小小的墨猴脚印。“呀,墨汁会‘走路’!”她蹲下身查看,发现脚印边缘晕着淡淡的水痕,像墨猴刚踩过青弋江的浪花。

卡卡狗凑过来闻,鼻子碰到墨汁脚印,忽然“阿嚏”打了个喷嚏——墨汁溅起来,落在它的耳朵上,变成了个小小的“墨汁勋章”。佳佳把泡泡手环摘下来,套在墨汁脚印上,透明的泡泡映着墨色纹路,竟让脚印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是用金粉点成的眼睛,现在跟着泡泡的光一眨一眨,像只迷你墨猴在说“带我去查济呀”。

叮当猫跳上车斗顶,尾巴卷住车顶的宣纸画轴,晃了晃竟甩出片晒干的桃花瓣:“看!墨汁会‘生花瓣’~”

第三章:查济村口的“墨猴石像”

刚进查济古村,卡卡狗就被村口的石像吸引了——青石板路上蹲着尊小小的墨猴石像,爪子捧着个石砚台,砚台里盛着清清的水,水面漂着几片桃花瓣。“汪汪!小猴子喝水~”它兴奋地跑过去,舌头刚碰到砚台里的水,竟听见石像“咕嘟”咽了口水。

“别害怕呀,这是墨猴爷爷的‘水墨化身’~”一位戴灰布头巾的老奶奶笑着走过来,手里端着个用宣纸包的桃花酥,“查济的墨猴会用古宅的月光磨墨,砚台里的水可是带着画画魔法的~”童小话咬了口桃花酥,酥皮“咔嚓”裂开,里面的桃花馅甜甜的,混着淡淡的墨香,像吃了口“会画画的春天”。

忽然,石像的尾巴尖动了动,竟甩出滴墨汁落在童小话的手背上——墨汁遇水晕开,竟变成了只蹦跳的小墨猴图案。“我是小墨墨~”墨猴图案从手背上“跳”下来,变成了只巴掌大的毛茸茸小猴子,尾巴尖还沾着没干的墨汁,“我的‘水墨画笔’丢在桃花潭边了,你们能帮我找回来吗?”

第四章:桃花潭边的“水墨寻宝”

跟着小墨墨走进桃花潭景区,岸边的桃树在风里“沙沙”响,花瓣落在水面上,竟被墨汁染成了深浅不一的粉色,像给潭水铺了层“水墨花毯”。佳佳忽然发现芦苇丛里躺着支用竹枝做的画笔,笔尖缠着蛛丝,还沾着没干的墨汁——正是小墨墨的“水墨画笔”。

“这里还有!”童小话指着潭边的石头,上面用墨汁画着歪歪扭扭的路线图,箭头指向一棵老桃树。卡卡狗叼着画笔跑过去,忽然被树根处的宣纸绊倒——展开一看,宣纸上画着只墨猴抱着桃花潭酒坛,旁边写着“酒坛里藏着‘颜色魔法’”。

叮当猫跳上老桃树,用爪子碰了碰树洞里的酒坛,坛盖“吱呀”打开,竟飘出了带着酒香的墨汁——墨汁遇风变成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在桃花潭水面画出了彩虹桥。“原来桃花潭酒能给墨汁变颜色呀~”小墨墨兴奋地跳进酒坛,用尾巴蘸着彩色墨汁,在水面上画了只“会游泳的墨猴”。

第五章:古宅里的“水墨课堂”

小墨墨带着他们走进查济古宅,天井里的石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宣纸在风里“哗啦”翻动,竟自动画出了查济的古桥和桃树。“这是‘自画画纸’呀~”小墨墨跳到石桌上,用尾巴尖蘸着桃花潭酒调的墨汁,“看好啦,我教你们画‘会动的水墨饼干’~”

童小话学着小墨墨的样子,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块圆圆的饼干,刚点上芝麻,饼干竟“啪嗒”从纸上跳下来,落在石桌上——墨色的饼干边缘泛着桃花香,咬一口“咔嚓”响,竟在舌尖画出了小墨墨的笑脸。佳佳画了只卡卡狗,墨色小狗摇着尾巴跑起来,还把石桌上的墨汁桶撞翻了——墨汁流在地上,竟变成了条“墨色小河”,河面上漂着用桃花瓣做的“水墨小船”。

卡卡狗追着墨色小狗跑,尾巴扫过古宅的木梁,竟让梁上的墨画动了起来——画里的古人抱着酒坛,顺着墨色小河漂过来,递出一坛桃花潭酒:“小娃娃们,墨香配酒香,画画才会更漂亮呀~”

第六章:青弋江边的“水墨舞会”

傍晚,小墨墨家族在青弋江边摆开了“水墨舞会”——用青石板当画纸,墨汁当颜料,小墨猴们用尾巴尖蘸着彩色墨汁,在石板上画出了会跳舞的小人、蹦跳的小狗、飞翔的小猫。童小话和佳佳跟着节奏拍手,卡卡狗甩着尾巴在墨画里跑圈,把墨汁甩得到处都是,却让石板路变成了“会动的水墨画”。

“送给你们~”小墨墨的妈妈用宣纸和墨汁编了四个小画轴,里面卷着“水墨种子”和“桃花酒墨包”,“把种子埋进土里,就能长出会画画的桃树啦~”卡卡狗把画轴塞进自己的小窝,种子遇土竟冒出了小小的墨色芽尖,映着它的眼睛,让它看起来像揣着一肚子“水墨星星”。

第七章:回家路上的“水墨梦”

蒲公英巴士驶在回家的路上,车斗里的水墨画轴“哗啦哗啦”响,童小话靠在佳佳肩上,摸着辫子里的墨汁勋章——墨色已经淡了,却露出了

“你说小墨墨明天会画新的水墨画吗?”她忽然问。佳佳点点头,把手里的水墨饼干放在耳边:“我听见饼干在说‘明天来教我们调桃花墨’呢~”卡卡狗趴在他们脚边,喉咙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它的肚子里装着水墨饼干和桃花酥,暖乎乎的,连尾巴尖的墨汁勋章都沾着桃香,扫过车斗时画出了弯弯的“墨痕”。

夜晚睡觉前,童小话把水墨画轴放在床头的书架上,画轴忽然亮了亮——她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查济,小墨墨用桃花墨给她画了件“水墨披风”,卡卡狗戴着墨汁勋章在古桥上跑跳,叮当猫则蹲在青弋江的水墨小船上,用爪子捞起了一颗“会画画的星星”。

风轻轻吹过窗台,带着墨香和桃香,童小话嘴角扬起甜甜的笑——这一天的冒险,藏在小墨猴的尾巴尖上,落在古宅的宣纸上,响在青弋江的水墨舞会上,更住进了她心里,变成了一幅永远画不完的“水墨童话”。

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及传说人物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是唐代着名诗人,好游历、爱饮酒,曾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故事中他化身“水墨酒仙”,桃花潭酒的“颜色魔法”、古宅墨画里抱酒坛的古人形象,均源于其“诗酒人生”的浪漫气质,化作“用墨香与酒香编织快乐”的温暖符号,陪伴孩子们感受诗词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无具体历史原型的“墨猴传说”

故事中查济的小墨猴是泾县水墨文化的拟人化象征,传说中它们栖息于古宅,用青弋江水磨墨、桃花潭酒调色,擅长以尾作画,笔下水墨会“跳离纸面变伙伴”。其形象融合了泾县宣纸、徽墨的非遗元素,既传递“文房四宝”的灵动趣味,也让孩子在互动中感受传统书画的亲切与奇幻。

“墨猴爷爷”(自然守护传说)

查济村口的墨猴石像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传说中它守护着古村的水墨灵气,砚台里的水可赋予墨汁“画画魔法”。故事中它以“石像化身”指引孩子们寻找水墨画笔,传递“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温暖寓意,成为孩子们心中“守护文化记忆的智慧长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