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帝35(2/2)
李乐知嘴皮子利索的很:“你不必担心,我可对祖宗社稷发誓,此卷宗仅为牵制,绝不公开,如果我李乐知以此案卷清算被慕容家牵制的世家,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不入宗庙。”
石逊刚刚张开的口又闭上了,他真的没想到这玉枕公主真的是个莽人,天打雷劈就算了,不入宗庙也太吓人了吧!?
他确实担心这名单出来会成为皇权手中的把柄,但是也不至于要发这么毒的誓。
裴朔倒是觉得好笑,没想到石逊这样百密无疏的性子遇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乐知公主,有这样奇异的发展,他一方面佩服李乐知的果决,一方面疑惑于她的坦然。
“公主,为何这样信我们?”裴朔问,“说起来,我们如今也不过见了几面罢了,这样的大事,这样托付给我们,没问题吗?”
石逊跟着点点头。
“我不是信任你们。”李乐知说,“我是信任裴家与石家。”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你裴家的家训。”她说,“乱世隐居,盛世出仕,你们所求无非是以双眼见证,亲手记录历历岁月,王朝更叠。”
“而石家在乱世中,居然能有魄力弃文从商。商者低贱,你们却以全族之力,保关中大旱五年粮油不断。委实做到了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李乐知朝着对面二人拱手:“我敬佩二位的家族,也愿意信任你们的为人,李家之所以能问鼎天下,靠的也是我爷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年身边那些将领官员,历经三朝,余恩犹在。”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熨帖了,李乐知不但能说出裴家和石家的家训,也说了两家在乱世之中的选择。
百年丘墟时,许多世家选择逐鹿天下,也有许多世家恐百年积淀化为尘土,选择明哲保身。
这样虽能躲一时之祸,可是气节与名望便落了下风。
当盛世来临,君王身边都是追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如裴家石家这样避世,很难重新进入权力中心。
然而李乐知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认可两个家族的选择。
裴家修史,自然是以传承为重,珍贵的史书,资料与书籍,是无价之宝,不可在战火中损毁,他们的避世,是对家族传承的坚守,也是对史学一门的捍卫。
石家从豪族中主动脱身,怜悯百姓,以一己之力,推动关中商贸运转,维持米油面碳等生活所需的稳定,是敬畏天下,怜悯生命,是乱世中的另一种英勇。
听到这些石逊和裴朔就算是满腔疑惑,也问不出口了。
他们二人站起身来,朝着李乐知深深的一揖,将案卷小心的收入袖中。
“公主,如您所说为实,这京城局势不明,您待在宫外,太过危险。”裴朔说,“有什么事可吩咐我二人去做。”
如果是从前,有人这样对裴朔和石逊说这些恭维的话来拉拢他们,他们只觉得空泛。可是如今李乐知这样说,他们却是全然的信服。
只因为李乐知从初见开始,展现出来的眼界,见识,思虑,谋略,对于诸事的掌控,皆在他们意料之外,也在他们之上。
“确实有个事情需要你们帮忙。”李乐知擡手拉了拉窗边的绳子,牵连着楼下某一间厢房内的铃铛晃动,片刻之后,有人从楼下上来,在门口轻敲三下,推门而入。
“公主,两位先生。”来人低垂着眉眼,身材消瘦挺拔,往日飒爽的少年人身姿莫名多了些沉郁稳重,他眉心微蹙,朝着坐着的三人一礼。
“坐吧。”李乐知摆摆手,“这位是裴朔裴先生,你是认识的,这位石先生是关中石家的人,现在是京县丞,你想要知道的事情,或许他可以给你回答。”
对比这二位已然出仕的官场人,刚进来的人显得有些青涩了,他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擡头的时候,眼中难以掩饰的锋芒倾斜而出,让人为他的斗志心惊。
“这位是我在太学的同窗。”李乐知指着他说,“霍岁安。”
霍岁安,这个人裴朔和石逊早就听过,在他得罪李乐知,为对方送上“玉枕公主”的诨号之前,他是意气风发的霍将军幼子,两个哥哥都在军中担任要职,母亲又是炎阳豪族赵氏的嫡系,父母的媒甚至是当朝陛下亲自保的。
自霍岁安懂事,霍家就已经在京城扎根,他跟京城世家郎君们一起长大,享受着骄奢安逸的世家生活,因霍将军在御前受重用,他也感受了一番前呼后拥被人追捧的热乎劲。
平日里只是吃喝玩乐,总是有人围在身边,可是自从上次与李乐知冲突之后,他入霍岁衡的京郊大营历练,忽然看清楚了周围人的嘴脸。
他疏远了曾经的同伴,却还是在五仙馆被关百泉算计了。
那日从冷水泼面中醒来,他茫然的看着大哥怒不可遏的脸,还有一旁的徐麟和贺兰苏。
徐麟是武宁徐将军之子,正好与他同岁,前不久进入太学,他原本以为自己和徐麟应当能玩在一起,可是徐麟对京城世家的郎君包括他在内都是淡淡,他便息了心思。
贺兰苏比他大许多,和二哥霍岁念比较熟,刚来京城的时候也带他玩过几次,后来随着他入太学,与贺兰苏也疏远了起来。
他不太懂,方才不是还在五仙馆中喝酒,怎么忽然就到了陌生的厢房,徐麟和贺兰苏还在这呢……霍岁安猛然想起,他好像是被关百泉迷晕了!?
“大哥!是关百泉迷晕了我!”霍岁安刚开口,便见霍岁衡有些失望的闭了闭眼,他似乎是极力压制心底的怒火,对着徐麟和贺兰苏一礼。
“今日之事多谢两位。”霍岁衡笔挺的腰杆深深的弯下去,“大恩大德我霍家铭记于心,未来定然回报。”
“举手之劳。”徐麟摆摆手说,“我爹与霍将军有过几面之缘,盛赞霍家用兵如神,几位郎君也都是人中龙凤。”
“此事就如我们方才商议的那个说法。”贺兰苏一拱手,“不日我就要回浮北了,替我向阿念问个好。”
阿念便是霍家的第二子霍岁念,彼时他应该准备从炎阳返京,只是贺兰苏出发的日子和他刚好错过,便让霍岁衡给带声好。
霍岁衡没有多说,拎着懵懵懂懂状似宿醉的霍岁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