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 第155章 苏氏豆腐坊正式开业

第155章 苏氏豆腐坊正式开业(2/2)

目录

苏玉芬扑进母亲怀里,泪水夺眶而出。

"妈,我成功了!

"

王秀兰紧紧抱住女儿,声音哽咽。

"好孩子,我就知道你能行。

"

窗外,天色已经微明。

苏玉芬看了看时辰,惊呼。

"都五点半了!爸呢?

"

"你爸天没亮就出门了。

"

王秀兰一边将豆腐装车一边说道。

苏玉芬闻言,当即加快动作,和母亲一起将二十斤黄豆做成的近百斤豆腐搬上三轮车。

"走吧。

"

王秀兰擦了擦汗.

"去市场。让你爸看看,咱们娘俩的手艺!

"

。。。

另一边。

东单市场还笼罩在一片夜色中。

苏建国裹紧棉袄,来到了自己的店铺。。

他掏出钥匙打开

"苏记蔬菜行

"的店门。

"诶呀,昨天走得太急,都没好好收拾。

"

苏建国自言自语道,看着地上散落的菜叶和稻草。

他卷起袖子,从墙角拿起扫把,开始仔细清扫店铺的每一个角落。

他动作十分麻利,先扫去地上的杂物,再用抹布擦拭柜台和货架。

"得把这些都清理干净,不能影响今天的生意。

"

苏建国喃喃道,手上的动作更加细致。

他想起昨天火爆的销售场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虽然价格比应季蔬菜贵了好几倍,但新鲜的反季节蔬菜还是供不应求。

五点刚过,远处传来熟悉的

"突突

"声。

苏建国放下扫把,快步走到店门口。

苏建军驾驶的拖拉机缓缓驶来,车头灯刺破黑暗,照亮了市场的小路。

"哥!

"

苏建军从驾驶室跳下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你看今天的菜,比昨天的还要好!

"

苏建国走到车后,掀开苫布一角。

翠绿的黄瓜整齐地码放在筐里,每一根都笔直饱满,顶花带刺。

红艳艳的西红柿堆成小山。

韭菜和小白菜水灵灵的,叶片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不错,确实比昨天的好。

"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装了多少?

"

"七百斤!

"

苏建军骄傲地说。

"比昨天多装了二百斤呢!我特意让吴二埋汰他们多摘了些品相好的。

"

兄弟俩开始卸货,配合默契地将一筐筐蔬菜搬进店里。

苏建国按照种类和品质分类摆放,把最漂亮的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建军,把这几筐黄瓜放柜台边上。

"

苏建国指挥道。

"昨天很多顾客一进门就先问黄瓜。

"

正说着,店门口已经站了两位老太太,挎着菜篮子,好奇地往店里张望。

"哟,这么早就来买菜啊?

"

苏建国笑着打招呼。

"可不是嘛!

"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说。

"昨天我邻居买了您家的黄瓜,说特别新鲜,我今天特意起个大早来买。

"

苏建国看了看手表,才五点半,市场正式开市还要一个小时呢。

他没想到口碑传播得这么快,更没想到顾客会这么早就来排队。

"您稍等,我们马上就好。

"

苏建国加快手上的动作,和苏建军一起迅速将剩余的蔬菜搬进店里。

当兄弟俩刚把最后一筐西红柿摆放整齐时,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七八位顾客。

他们伸着脖子往店里看,议论纷纷。

"这黄瓜真水灵,看着就像刚摘的!

"

"这么冷的天,能种出这样的菜,真是本事!

"

"听说昨天中午就卖光了,今天得赶紧买。

"

苏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走到柜台后面。

"各位,今天的新鲜蔬菜到货了,品种和昨天一样,黄瓜、西红柿、韭菜和小白菜。

"

"多少钱一斤啊?

"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问道。

"一块钱一斤。

"

苏建国声音洪亮地回答。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呼和不满的议论。

“一块钱?这也太贵了!

"

“夏天黄瓜才两毛一斤!

"

“这不是抢钱吗?

"

“昨天不是还八毛呢?”

苏建国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根黄瓜。

"各位同志,您说得对,夏天的黄瓜确实便宜。但您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再过几天就要下雪了,能种出这样的新鲜蔬菜,得费多大功夫?

"

他掰开黄瓜,清脆的

"咔嚓

"声在店里格外清晰,断面渗出晶莹的汁水。

"您闻闻这香味,尝尝这口感,跟夏天的黄瓜有什么不同?

"

那位最先开口的工装男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掏出钱包。

"给我来两斤吧,媳妇怀孕了,就爱吃这口。

"

有了第一个买家,其他人也开始动摇。

虽然嘴上还在抱怨价格,但手已经伸向了钱包。

"给我也来两斤黄瓜!

"

"我要三斤西红柿!

"

"韭菜来一把!

"

不到半小时,店里就挤满了人。

苏建国负责称重收钱,苏建军帮顾客装菜,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钞票像雪花一样飞进钱匣子,苏建国不得不几次停下来整理。

六点刚过,市场里的人流开始增多。

苏建国正给一位顾客称小白菜,突然听到店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爸!我们来了!

"

苏建国抬头一看,苏玉芬和王秀兰推着三轮车停在店门口,车上放着几个盖着白布的木质模具。

苏玉芬脸颊红扑扑的,眼睛里满是兴奋。

"豆腐做好了?

"

苏建国惊喜地问,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去。

王秀兰点点头,掀开白布一角,露出洁白如玉的豆腐。

"刚压好的,还热乎着呢。

"

苏建国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块,豆腐在他手中微微颤动,散发出浓郁的豆香。

"好豆腐!一看就是卤水点的。

"

"爸,您尝尝!

"

苏玉芬迫不及待地切下一小块递给父亲。

苏建国将豆腐放入口中,细腻的口感立刻在舌尖化开,豆香浓郁,回味悠长。

"好!比国营豆腐坊的强多了!

"

"真的吗?

"

苏玉芬眼睛亮了起来。

"我怕做得不好,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的。

"

"傻丫头,你这豆腐绝对抢手。

"

苏建国拍拍女儿的肩膀,转身对店里的顾客喊道。

"各位,新鲜出炉的卤水豆腐,三毛一斤,先到先得啊!

"

这一嗓子立刻引来了更多顾客。

一位老大爷挤到前面,仔细端详着豆腐。

"这豆腐看着确实不错,给我来两斤!

"

"我也要!

"

"给我切一块!

"

苏玉芬手忙脚乱地开始切豆腐,王秀兰在一旁帮忙装袋。

豆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钱匣子里的零钱越来越多。

"慢点切,注意厚度均匀。

"

王秀兰小声指导女儿。

"对,就这样,手腕要稳。

"

苏玉芬渐渐找到了感觉,切豆腐的动作越来越熟练。

她看着顾客们满意的表情,听着他们的称赞,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姑娘,你这豆腐真嫩,怎么做的啊?

"

一位大妈好奇地问。

苏玉芬腼腆地笑了笑。

"是用传统卤水点的,我妈妈教我的秘方。

"

"难怪这么好吃!

"

大妈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

"明天还来吗?我得多买点。

"

"来的,天天都来!

"

苏玉芬声音里掩不住的欢喜。

上午十一点,最后一块豆腐被一位急匆匆赶来的中年妇女买走。

苏玉芬看着空荡荡的模具,还有些不敢相信。

"卖...卖完了?

"

王秀兰笑着点点头。

"一百斤豆腐,不到中午就卖光了。

"

苏建国走过来,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怎么样,我说什么来着?好货不愁卖!

"

苏玉芬激动地开始清点收入。

她将零钱分类整理,手指因为兴奋而微微发抖。

"三毛一斤,一百斤就是三十块...

"

她小声计算着。

"黄豆成本六块,净赚二十四块!

"

这个数字让苏玉芬瞪大了眼睛。

二十四块!

相当于她之前男人在铁路大半个月的工资!

而现在,仅仅一上午就赚到了。

"妈!爸!

"

苏玉芬突然跳了起来,手里挥舞着钞票。

"我们赚了二十四块钱!

"

王秀兰也被这个数字惊到了。

"这么多?

"

"这才刚开始呢。

"

苏建国笑着说。

"等口碑传开了,卖两百斤都不成问题。

"

苏玉芬兴奋地在店里转圈,脸颊因为激动而泛红。

"我能赚钱了!我真的能赚钱了!

"

她突然停下来,扑进母亲怀里,声音哽咽。

"妈,谢谢您教我。

"

王秀兰轻轻拍着女儿的后背,眼中闪烁着泪光。

"傻孩子,这是你自己的本事。

"

苏建国看着妻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家,终于有了新的希望和奔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