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规矩(1/2)
第33章 老规矩
济善问他们:“你们可知乱匪如今身在何处?”
富商们把头摇成个拨浪鼓:“不知道,没见到,大伙都是老实本分的,怎么会同乱匪有交集?”
济善勒过缰绳,朝身后的人一点头,副将站出来大喝道:“村中有谁同乱匪有交集往来,吃里扒外残害相邻的,说出来!赏金十两!”
站着的富商大户互相看看,看热闹的百姓骚动着。
副将提高声音:“再奖粮食十担!”有人动了,是个穷苦的打扮,裤腿挽起来很高:“我看见罗家儿子前几日上山去咧!”
一个穿皮子的胖男人扭头骂道:“我儿上山打猎去,怎么?!老三你这歹人,以后还想种你爷爷的地!”
济善拔出长刀,将它放在那胖男人脖子上,慢慢用力,看他恐惧的表情:“你凶什么?你继续。”
老三豁出去了,大声说:“上山打猎,一去好几天?!我看就是跟那些劫匪勾结,分赃去了!”
“哦?”济善问那胖子:“你儿子呢?”
那胖子喊下人去把儿子叫来,也是个胖子,胖得收敛些,来了问话,唯唯诺诺,说是去山上打猎。又被搜了家中,除去打猎用的弓箭之外,还搜出了长刀。
那胖儿子当即就慌了神,被一审之下,老老实实说:“他不是乱匪,是我兄弟,我们一早认识的,他如今只是受了伤,怕仇家寻来,在山上养伤!”
副将骂道:“蠢材!不是乱匪,何必上山!”
之后的事情,济善便能够不插手了。既然他们是得了剿匪的差事来的,就必然要将匪剿了才罢休。
她漠然地站在田埂上,看着麦茬夹道,队伍小道行军朝着山上进发。
然而行进一夜,只抓到了那个养伤的兄弟,并未寻得匪徒窝点。
天微微亮时,在县上用于晒粮食的旷地上,济善两腿叉开,手肘搁置在膝盖上,身子前倾,双手交叉。
她将长发很利落地梳成了一个髻,垂着眼睛出神,面前是那些一夜未睡,都在旷地上等着消息的富商大户们。
小兵跟水和县的百姓都跟着她熬了一宿,得到消息之后,她睁开眼睛,眼里是毫不迷蒙的清光。
“没搜到什么?”
“是。”副将说:“山上的确...只找到了那一个藏起来的人。”
“问问他。”
“问了呀!那小子一口咬死,他就是同人吃酒赌钱,把人给打了,后来为了躲报仇,才逃到山上去。”
济善不说话,副将对她的来历是有所耳闻,因而也就在此刻放低了态度,不敢轻易吭声。
“再问。”济善摇头道:“他打了什么人,要逃到山上去?我不相信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连一点传言都没有?”
“还有,山上的人也不要撤下来。我看了县周围的地势,水和三面挨着其他县,唯独一侧挨山。他们不从山上走,难道要飞?”
她不满:“山上也没有留痕迹?一帮人上去,光顾着搜人了么。”
副将陪着笑了笑,随后道:“济善姑娘。”
他说了一个余韵十足的语调,让济善擡起头来看他,以为要指正自己思路上的错误。她是不认为自己想错了的,在这方面,她有这野兽般的直觉。
副将给她赔笑,表情里充满了尽在不言中的意味,道:“兄弟们忙活了一晚上,都累了。”
“等抓到人再休息。”
“嗐,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他说:“下官是说啊,您看,咱们的兄弟呢,平日里都是靠打仗吃粮的,剿匪么,虽说是个利民的好事,可对咱们来说,的确是有些狗拿耗子。”
“若不是死了兄弟,这是可不该是咱们来做。这如今既然来了嘛,匪呢,不仅要剿,还要剿得痛快,让上头的人痛快,底下的兄弟们也痛快!”
济善睁着一双清清明明的眼睛看着他,表情没有变化,对他所言,也没什么反应。
他咳了一声:“这下官就同您实话实说了吧!匪呢,也要看是谁养的,若是那匪靠着劫掠百姓过活,咱们给剿了,是功德一件。可若那匪是...剿了,是给咱们自己人找不痛快。”
济善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乱匪是自己人养的。”
副将低声:“倒也不是说个绝对。可您想,这水和素来平安无事的,突然之间有了匪,抢了这么一遭又消声觅迹了......”
“就是在针对我?”济善接口。
他笑笑。
“真抓着了,才麻烦呢。”
济善倒是有想过,李哲在王府那么久,有点自己的势力倒也正常。只是没想到他动手的这么直接。
她眨了眨眼,副将预备着她发怒或者难堪,然而她忽然笑起来,擡手一拍副将的肩膀。
济善是软白的手,却如同藤柳,拍下去有力道,把副将拍的一曲腿,差点没受住。
男女授受不亲啊!要是让公子知道了,他还不得吃瓜落?!
“多谢你。”济善真心实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