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简令 > 92 第九十一章

92 第九十一章(2/2)

目录

说个具体数目有点难,毕竟没有确切数过,崔晓干脆将据点的事同他们说了一遍,就见桐辛元睁大眼睛,急切道:“什么?二三十个?你见没见到一个左脸黥着奴字,大约十六七的少年?”

崔晓先前提着被乌刃砍下的尸人头颅挨个看过了一遍,稍稍回想,便摇头否认:“没有,没见过。”

桐辛元松了一口气,也不用多问便知,他说的人应该是他弟弟,桐知俊。

不多时,他们将棺材重新埋了回去,崔晓取出一个哨子,忽然吹响。这是他与钟成静的联络方式,一长声代表有所发现,一短声代表遇到危险,一长一短代表没有任何线索。

钟成静来得很快,想来应该本身离这小山包就不远。

崔晓跟钟成静解释了一番事情经过,钟成静接受良好,只在他提到仇崆时一顿,皱起了眉头。钟家虽远在朔北,但也是一处世家,对于朝廷的了解比崔晓多些,一旦有朝廷命官牵扯其中,事情显然就不那么简单了。

钟成静向桐辛元问道:“你也是仇崆的人?”

桐辛元简洁道:“现在不是。”

崔晓心大,又是孤家寡人一个,身后没有一整个家族或者门派,不用对此思考太多,但钟成静如果牵扯进来,代表着的就是整个朔州钟家。钟成静皱眉思考了一下,终究还是不放心崔晓自己掺和此事,叹了口气,取出蒙面黑巾带上,又将自己身上能代表钟家的东西都塞进布包,埋到了土里。

如此一来,他的伞就没了背套,只能用手拿着,因为背套上有朔州钟家的绣字。

虽然钟成静不善言辞,半个字也没打商量,但崔晓跟他相熟已久,见他如此做,立刻就将其中关窍想通,咧嘴一笑,拍拍钟成静肩膀:“好兄弟,整完这事,请你好好吃顿大餐。”

桐辛元没什么耐性,不耐烦地啧了一声,领着几个人往山下走,在山脚找到了处山洞。

山洞是垂直向下的,被一处像是天然山壁一般的石门挡住,石门上有许多凹陷,桐辛元拿着铜牌对比了很久,方才找到了个形状适宜的,他往上一按,随着机关运作的声响,一旁开了个垂直向下的小洞口。

铜牌一被拿下来,小洞口立刻就在缓慢合拢,因此几人没有什么犹豫的时间,只能向下跳去。下落时,崔晓嗅着潮湿的空气,忽然有种莫名的既视感,觉得这里和紫金山下的地道很像。

李惟清动作最慢,最后一个落下,被他们几个一起接住。下落的时间不久,他们所在的位置应该还不算深,因为不知道情况如何,也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好在四周墙上都挂着火把,钟成静做了个手势,意思是他在前面开路,桐辛元摇了摇头,自己胳膊一伸,挡在了前面。他便沉默着后撤两步,把崔晓和李惟清挤在中间。

眼前是向下的阶梯,走了一长段后地道里逐渐有些憋闷,接着这段阶梯又忽然改了方向,斜向上修了一段,这一段阶梯修得很陡,走得艰难。

走到这段向上的阶梯尽头,头顶有一处木盖,桐辛元伸手试了一下,发现是松的。听得四周寂静无声,他便用力上擡,将木盖掀了起来。

木盖距离最后一级阶梯大约还有一人半高,桐辛元跃起,用手扒住边沿,爬了上来。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依然是地下,不过空间宽敞,石壁很高,挂满了火把照明,周遭尽是茅草搭的屋舍。

既然周遭无人,他就回身打了个手势,这里非常寂静,爬上来时的声响就变得十分明显。钟成静在后一个,便理所应当的转身将木盖放回原位,回头转身,立刻一惊,霎时出了一身冷汗。

周围的几间茅草屋打开了门,每扇打开的门后阴影中,都站着一个人,正在看着他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