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六十三章(2/2)
晏仪萧并未擡头,手指轻且随意地拨弄琴弦——那双手不像曾经独步江湖的人的手,不像一名武夫,一眼便能看出保养的精细。
断断续续的宫商角徽羽逐渐连成一串,乐音自晏仪萧手下倾泻而出,似寒梅般清冽,如深夜鸟啼般幽远。晏仪萧只奏半曲,便骤然停手,崔晓听得入迷,忽地被从中打断,一股无名怒火即刻升腾而起,他竟双目通红,一时想要破口大骂。
李惟清见势不对,擡手捏他肩膀,皱眉关切道:“崔晓,醒醒。”
这半首曲子对李惟清没有丝毫影响,崔晓却好似陷入魔障之中。李惟清擡手时袖中清苦的药粉气味飘散而出,崔晓吸吸鼻子,忽然被拽出冲天怒气,一时茫然无措。
晏仪萧仍在拨弄他的琴弦,只是乐音又变得断续,好似先前半曲不过是崔晓忽然陷入的梦境。直至崔晓清醒,晏仪萧方才停手,擡起头来,看向二人。
李惟清道:“我却不知,自江湖上退隐的侠客,都喜欢这般消遣后辈吗。”
晏仪萧本视线本在崔晓身上,听他如此一说,方才向李惟清看去。他面露惊讶,忽地自小凳站起,稍有踌躇,才道:“失礼了……这曲子并不会对这位小友造成任何妨碍,不过会使心气浮动片刻而已。二位若是无事,不如来亭中一坐,雨亭在庄中风景独好,尚可一观。”
“得晏庄主盛情相邀,也是荣幸。”李惟清拍拍崔晓肩膀,崔晓方才从茫然中回过神儿来,糊里糊涂地跟上李惟清,进雨亭与晏仪萧同坐。
自雨亭之中向外望去,风景的确秀美,庄中种有诸多枫树,虽还未至枫叶火红的时节,但这景苑依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雨亭内的木案上除去晏仪萧的琴外还摆有一二糕点,是江仪先前取来为晏仪萧姑且充饥用的,晏仪萧还未曾动过,此刻便将之挪到中间,请李惟清与崔晓一同食用。
二人不久前刚用过早膳,李惟清早已饱腹便推拒未吃,崔晓虽不介意再吃点东西,却在早已成名的大侠面前格外矜持,也未动作。晏仪萧看二人都没有吃的打算,自己也不大想用,便随手捏碎了些,丢进湖中喂鱼。
崔晓有诸多话想说,要紧的事似乎也不在少数,却少见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求助地看向李惟清。
李惟清暗叹果然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遇见稍有崇拜的人便不知该如何相处,话也想不出来一句。边想着,他边说道:“婚宴将近,晏庄主的独女将要出嫁,想必晏庄主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晏仪萧缓缓摇头,接道:“亡妻与在下只有这一独女,转眼间便长大成人了,岂止五味杂陈。”
“晏庄主这婚宴办的声势浩大,大半的江湖都得来参加这宴会,想必晏庄主也能不留遗憾。”李惟清道,“庄中宾客众多,早些时候我听闻甚至百馨坊中也有人来了庄里,不知是真是假?”
晏仪萧长叹一口气,哀愁不似作假:“正是因先前在江湖中放话来者皆是客,纵使当真来了百馨坊的人,也是作为宾客,怎好赶人。”
他好似已经确认,又好似只是在作假设,李惟清未再继续这个话题,看向崔晓,道:“还有一事要请问晏庄主,不知桓温佘现下可在庄中?”
“他前几日还在庄中,不过近几日并未露面,若要找他,我也不知该到何处。”晏仪萧答道,“几日前他方才去过庄中花园,若你们着急,不如去那边找找。”
崔晓与李惟清早些时候刚去过清烨山庄的花园,桓温佘当然不在那里。
并无杂役在雨亭周遭,因此倘若一个人急匆匆地跑来,就很显眼了。
厨子的脚步很重,他端着一只盘子,盘中正是他所做的烩羊肉。晏仪萧对于厨子这般仪态不大赞同,皱起眉头,却碍着李惟清与崔晓还坐在身旁,因而未多说什么。
厨子一路小跑而来,烩羊肉的摆盘被颠的近乎于无,他小心翼翼地将盘子放到木案之上,擡起胳膊粗鲁地抹了一把汗,踌躇道:“庄主,俺跑得急未拿筷子,要不俺现在去取一双?”▼
晏仪萧摇摇头,挥手让厨子退下,自己从木案下暗藏的机构取出一双筷子来。这筷子与盘子似是一套,皆为青玉所制。晏仪萧取身旁水壶,侧身面向湖水将筷子冲刷干净,擡筷夹起一块羊肉。
李惟清瞧着那青玉盘子,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