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简令 > 13 第十二章

13 第十二章(1/2)

目录

13第十二章

◎崔晓反问道:“这是从哪儿来的?”◎

“这么说,你一定见过他们,也很了解他们。”李惟清道。

“大部分的江湖人都很了解他们。”赵平说得很平静。

他的话语中没有分毫对于魔教的憎恶,也没有任何高谈阔论他们做过些什么的想法,更无半厘匡助正道的念头。

甚至也没有一丁点儿醉意。

他喝了那么多酒,却灌酒如同饮水,像是酒对他来说,除了解渴并无他用。让喜酒的富人来说,这是在溉田;让贫苦的穷人来说,这是在浪费。

浪费钱财。

倘若喝酒却怎样也喝不醉,那他为何不去舀两瓢水来喝?

李惟清说:“我先前不是江湖人,自然不知。”

“怎么,难道江湖人还分先来后到一说?这个词语莫非能当做条线,挡在脚前,只要不越过,就不算是江湖人吗?”赵平没有醉意,没有醉态,可一番话却忽然说得形如醉汉,左支右绌、词不达意。他是故意的,好像总想伺机激怒李惟清,让这个做派过老的年轻人流露出点儿年轻人的情绪来。

但李惟清依然是平静的,一直如此。

崔晓忽然插嘴:“照这么说,岂不是谁都能自称是江湖人?”

“唉。”赵平好像恨铁不成钢地摇头晃脑,“江湖人又怎么了,左右不过是个称呼。有人拿着侠客名头招摇撞骗,也有人隐姓埋名不图感谢,你拿什么去定义江湖人?”

他没喝醉却装出醉酒语调,好哄两个年轻人多唠两句,可却没有人再同他搭茬了。

因为清水镇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

再往前行五十里,翻过紫金山,便是清烨山庄所在之处。

赵平说,他们要先好好吃上一顿午饭,再好好转一转清水镇。否则既吃不到草鱼,又没好好瞧瞧风景,就相当于从没去过。因此,更因为李惟清也认同这番道理,纵使崔晓急着想买点干粮就赶路,还是被扯着闲逛了一通。

清水镇的名字没有叫错,近处山上蜿蜒而下一条溪流,正好将整个镇子围绕其中。这水塘很深,深到需要立上护栏,以防有人跌进去,这水又太清,清到令人觉得游动的鱼儿触手可及。

他们先是粗略走过一圈,又去寻了酒楼。

清水镇上的酒楼有一个风雅的名字:朗月清风楼。

可老板行事作风却不大雅观。

他们刚走至酒楼门口,就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约是个乞儿的小男孩正挣扎着,被两名看场子的大汉一左一右架出朗月清风楼,摔在地上,激起一片尘土。

这一下估摸着摔得有些狠,声响不可避的略大。这街也算得上繁华:酒行、米行、成衣行等一应俱全,除却肉行暂且关了大门不做生意,从吃食购衣到操办凶礼的皆有。

在这样的街道中心开的酒楼,附近的人一定不会少,客人想必也很多。

可没有人关注这名乞儿,就好像他们已经看过这一幕很多遍。

一个破碗摔在乞儿面前,竟没有碎。酒楼老板挪着他沉重的身躯,停在了酒楼门槛儿前,不往外踏一步。他的右手拇指上套了一个铜鎏金的扳指,此刻正用那只手趾高气扬地指着那跌坐在地面,半晌起不了身的男孩儿,却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重重哼了一声,自个儿晃晃悠悠又进了酒楼去。赵平与崔晓听得他暗声道:“好好的生意......!”

赵平好像起了兴致,不知是对眼前这件事,还是对可能会有的美酒:“我要进去买酒。”

崔晓感到奇怪,瞧他一眼:“自己去就是了,强调一遍做什么。”

“你们又不急,和我一起。”赵平说道。

“我很着急。”崔晓掰着手指头,一一算道,“既然答应了,总不会食言。待我找到师父、确认钟鱼安危、拿到木牌之后,再找剑也不迟。”

但他很快就不想这样说了。

因为他在擡头时,看到了他的木牌。

就是那块先因他起了玩心从而让李惟清仔细看过,又叫花伊捡到,一直拿来当作要挟,还未还他的木牌。

牌子在一个锦衣少年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