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伞骨之颤(1/2)
证物袋在掌心硌出红痕,陆明川盯着驶来的黑色轿车,后视镜里折射出省公安厅大楼的棱形玻璃幕墙——那栋被称作“正义之盾”的建筑,此刻在晨光中泛着冷灰。副驾驶的车窗摇下,露出省长秘书紧绷的脸:“陆省长,常委会临时加了‘庆安民生问题’议程,您昨天下发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被标为‘待核实’。”
女孩拽着他袖口的手突然收紧。陆明川低头,看见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座水库,库底用歪扭的线条勾勒出星星点点——那是三十七个孩子的“骨灰冢”。焦书记带着痕检科从地下室出来,取证箱里装着带血的手术钳,钳柄刻着“省人医2015-03”的编号,与三年前医疗反腐风暴中失踪的器械批次完全重合。
“陆厅,省纪委收到省生物研究所的火警通报。”年轻民警举着对讲机,声音里带着颤音,“恒温培养箱所在的B3实验室凌晨起火,监控显示有人抱着液氮罐冲进......”话未说完,陆明川已冲向自己的奥迪车,副驾驶的暗格里藏着他备用的调查笔记本,第47页贴着张泛黄的剪报:2018年庆安县“山体滑坡”遇难者名单里,有三个孩子的生日与“陆雨”档案上的涂改日期重合。
省生物研究所的浓烟在天际线凝成墨团。陆明川撞开消防通道门时,正看见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往焚烧炉里倾倒培养皿,皿中淡粉色的组织块上,编号“QL-01”到“QL-30”还未完全烧尽。研究所所长举着灭火器挡在门口,金丝眼镜后的瞳孔收缩成针尖——那是长期注射镇静剂的生理反应。
“这是医疗废弃物的正常处理......”所长的解释被陆明川扯掉的工牌打断,露出锁骨下方的青色纹身——庆安县福利院的建筑轮廓,与院长胸口的标记分毫不差。焦书记带着法警破门而入,取证灯照亮墙角的冰柜,第三层抽屉里整齐码放着标有“省长夫人专用”的胚胎培养瓶,培养液里漂浮的组织上,赫然有与省长儿子相同的胎记特征。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省水利厅厅长的微信语音。陆明川按下播放键,对方带着哭腔的颤抖声混着电流:“陆省长,庆安水库的底泥检测结果......重金属超标三百倍不说,那些骨灰里检测出......生长激素和器官移植排斥药物成分。”附件里的光谱图上,三十七个红点像一串省略号,悬在“人体组织残留”的分析栏下。
焚烧炉突然剧烈轰鸣。所长趁机按下墙上的红色按钮,天花板的 sprkler系统应声启动,却喷出带着消毒水味的淡黄色液体——那是用来销毁DNA证据的漂白剂。陆明川扑向焚烧炉,从余烬里抢出半片烧融的培养皿,上面“QL-17”的编号虽已模糊,边缘却残留着平安锁的银饰碎屑。
“他们从胚胎时期就开始标记!”焦书记举起从所长办公室搜出的台账,“‘QL’是‘清莲’拼音首字母,编号对应着捐赠人等级——省长级配三位数,厅局级四位数......”台账最后一页用红笔圈着“QL-99”,备注栏写着“备用中枢”,捐赠人签名处盖着的,竟是陆明川的电子签章。
研究所外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警笛声。二十辆黑色帕萨特组成的车队堵死了正门,打头的车辆挂着“省应急指挥”牌照。陆明川透过烟雾看见省公安厅厅长走下车,腰间别着的枪套上绣着“清莲”暗纹——那是沈明远送给心腹的“护身符”。厅长举起扩音器时,陆明川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的戒痕,与沈明远庭审照片里的戒指尺寸完全吻合。
“陆明川,你涉嫌滥用职权干扰科研项目!”厅长的声音被漂白剂雾气扭曲,“省生物研究所承担的是国家重点医疗项目,你擅闯现场破坏......”话未说完,研究所的通风系统突然启动,卷着灰烬的风里,陆明川听见身后传来锁链拖地的声响——三个戴口罩的“护工”正推着标有“实验体转移”的推车,车轮碾过他掉落的调查笔记本。
推车上的白布滑落一角,露出脚踝处的“QL-44”编号。陆明川猛地转身,对上“护工”口罩上方的眼镜——那是他三年前在贫困县小学见过的数学老师,当时对方正在分发“清莲牌”营养片。老师别过脸,却有泪水从指缝间滴落,滴在推车上的保温箱上,箱体外贴着的标签写着:“供体:12岁,匹配度97%,送往省人医VIP-08病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