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链网绞杀(数据战的升级)(2/2)
键盘敲击声中,37个以"AL-9803"开头的工号在人社、税务、安监系统同步消失。但当黑客团队试图入侵农业厅区块链时,却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每个节点都在自动生成新的哈希值,工号数据像细胞分裂般在链上增殖,反而在全网拼出更清晰的"37"矩阵。
"老书记,他们用了最笨的办法——把工号藏在每片茶叶的溯源码里。"王明德盯着监控画面,唐家坞废墟上,林雪正在用矿灯扫描焦砖,砖纹里的二维码正在重建烧毁的赔偿协议,"现在每卖出一包安澜云雾茶,包装上的溯源数据就会多一条矿工记录。"
张恪之捏碎手中的青瓷茶杯,茶水在地板上蜿蜒成矿难地图的形状。他忽然想起1998年那个雨夜,当最后一车茶叶从矿洞运出时,同样的茶香里混着铁锈味——而现在,这股铁锈味正顺着数据链,慢慢爬上他的后颈。
“密钥现形:矿灯下的双重密码”
深夜的省档案馆,陆明川将父亲的矿灯对准微缩胶片柜。当光束扫过"安澜茶场1998年改制档案"时,胶片突然浮现出隐藏的光谱信息:37个工号对应的,正是当年被改作茶仓的矿井编号。
"你果然来了。"林雪的声音从档案架后传来,手中举着半瓶降压药,瓶底的激光刻字正在与矿灯芯片产生共振,"老支书药瓶上的编码,和赔偿协议上的火漆印编号一致——这是当年矿上会计用来双重加密的手段。"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将药瓶和矿灯插入解码台。当两个密钥重合的瞬间,全息投影突然亮起:1998年3月17日的矿场监控画面里,年轻的陆建国和林父正在核对账本,镜头外传来车辆轰鸣,三十七个麻布袋被标注着"茶青",却渗出暗红液体。
林雪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终于看清父亲最后在账本上写下的数字:——正是劳动合同的签署日期,也是矿难发生前47天。而在画面右下角,穿着安澜工装的张恪之正与矿长握手,袖口露出的,正是李建军现在戴着的同款沉香手串。
“章末惊雷:链上的死亡时间戳”
省人民医院的ICU病房,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横岭村陈阿婆的手环数据在链上定格:2025年4月17日03:07,心率归零前的最后一条传输数据,是她颤抖着按出的"37"。
陆明川赶到时,护士正在整理遗物。陈阿婆枕头下的茶饼包装上,新生成的溯源码里多出一行字:"1998年5月24日,矿洞渗水时,他们说'临时工不用登记'。"——那是官方记录中矿难发生的次日,而真实的遇难时间,被推后了整整24小时。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区块链存证系统弹出紧急提示:37名矿工的死亡证明时间戳正在被批量篡改。但这一次,每个节点都自动生成了反向验证链,将篡改者的IP地址,精准定位到青云大厦37层的服务器。
林雪的短信几乎同时发来:"老支书坠楼了,监控显示坠楼前他在看矿工工号表——而安澜医院的系统里,他的住院记录刚刚被标注'已治愈'。"
陆明川望向窗外,晨雾中的青云大厦正在被阳光切割成数据矩阵。他知道,当37个死亡时间戳在链上永远定格的那一刻,这张用二十年编织的伞网,终于出现了第一丝不可修复的裂痕。
而在陈阿婆床头未凉的茶杯里,茶叶正以某种规律沉浮,在水面拼出三个数字:037——那是矿灯U盘的初始密码,也是三十七个再也无法回家的灵魂,在数据链上留下的,最后的、永远鲜活的签名。